第49章 钱粮之数49(2 / 2)

“不敢隐瞒大帅,永安州共有42000亩田,正常年月可产稻谷10万石。今年雨水多,收成降低,但有个8万石不成问题,折合成干谷,约为6万石。

“永安州收税,以前全部折成条鞭银,近几年粮食吃紧,改为正税收实粮,徭费折成银钱。大致上,正税可收1万石干谷,徭费可收九千两白银。”

明朝规定,税收三万石以下为小县。若按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税率,按一年两季稻谷算,永安州一年最多可收一万石粮。

现在,仅一季晚稻就能收到一万石,这种税负已经相当高了,加上徭费,已经接近收成的三成。

“常平仓、义仓有多少粮?永阜库存多少钱?各地社仓还有存粮否?”何平追问道。

常平仓是永安州官仓,义仓为民间慈善仓库,存储粮食,永阜库为钱库,都在永安州城内。

“三月时,城内发生奴变,义仓被洗劫,颗粒不存。永阜库也被清虏洗劫一空,如今只剩二百多两存银。常平仓还算完整,里面存粮一千六百多石。

“各地社仓参差不齐,大多残破。以莫家村为中心有十八庄,皆为莫氏田庄。这一带社仓最为完整,存储最丰,但为莫氏所有,官府莫能置喙。”

“嗯,”丹初沉吟片刻,心里有了主意。

永安州正常情况下一年税收可得两万石大米、不到两万两白银。再加上商税、盐税等,一年至少可收两万石米、两万两银。就算留一半为军用,亦可得一万石大米、一万两白银。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一年可吃两石大米。军人按三石吃,永安州的赋税足以养活三千个军人。

现在,朝廷没有威望,各地自行其是,向朝廷供饷不多。军队驻扎一地,就在当地就饷,一切军令政令皆得自专。

丹初既来到永安州,就想办法长期驻扎永安。焦琏那边,自当供输钱粮,以示忠诚。每年的收入,不妨拿出三分之一供给焦琏,剩下的足够养活两千兵马。

看焦琏的意思,短期内无意扩编督标。丹初也就不必收取苛捐杂税,不如减轻税负,争取民心。

他计议已定,说道:“传我的令,这次晚稻减收一千石,徭费减收一千两,废除一切陋规。”

紧接着,他又为韦时中算了一笔帐:“这次秋粮赋税,正税加徭费,全部折合成大米有两万石。全年加起来,就按四万石来算。

“本帅给你增加俸禄,你现在月俸七十石,一年就算八百四十石。这还不算节日的恩赏。这,够优厚了吧?”

优厚?比起陋规,这八百多石大米算什么呀!韦时中已完全畏服,根本不敢多言,说道:“大人恩赏,下官感激不尽!”

丹初盯住他,说道:“俸禄优厚,可不得再兴起陋规了。你给各级官吏传下话,就说我最恨陋规,若有发现官吏再起陋规,定斩不饶。

“再有,你得带头办好差事。本帅打仗勇猛争先,干事雷厉风行,最恨属下办事拖沓,推诿塞责。若有官吏不肯实心办事,定以军法从事。”

“诺。”韦时中如释重负,沉声应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