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离奇身世(捉虫)2(1 / 2)

  十岁时林霁凭借超凡的记忆力以及异于孩童的理解能力成为了一个小秀才,隔年参加了童生试得首名,之后更是在州府的乡试中名列前茅,由于年岁尚小,他在书院山长的要求下,在书院闭门继续进修。

  因为他深知,在封建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皇权高于一切,除非他打算当个侠士或者隐士高人,否则都要努力爬到权利的顶端。

  远山书院位于苏州城南圆山之上,风景秀丽,山中满栽青竹,微风习习,书声琅琅,丝竹阵阵,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山长徐梦秀是江南徐家长房嫡子,徐家乃书香氏族,族内人人向学,而林霁,入院后在徐老夫人的运作下成为了徐梦秀的关门弟子。

  远山书院凭借着徐家族田千顷,招生不论富贵显赫,只看人品学识,甚至只要有才学,还会贴补一二。于是这远山书院在江浙一带尤为有名,不少少年儿郎以考取远山书院为奋斗目标。

  林霁在此得到了教育超过了他的想象,书院除了教书育人,此时流行的除科举文试外,尚有君子六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正道。他也深谙世道不易,尽管他手握重宝,可若要活在人群中,唯有韬光养晦。

  原身的母亲留下了外祖母的嫁妆给他,还算资产丰厚的林霁在这些年的经营下,不容小觑。他在江南购置了不少房产商铺,更是在机缘下收了几位能干的管事,还给自己添了两个会武功的婢女。而他自己,以书院之名,修习骑射,苦练书法,时常抚琴自弹自唱,颇有古风遗情,赚的大多数文人骚客之赞赏。

  大清入关年数已过半百,江南地带文人聚集,汉族人聚居之地,大多数也是沿袭汉人的习俗,满蒙之风稍稍吹过,却不能撼动千百年来的习俗。

  端午节前后,和风日丽,万物繁盛生长,盛行踏青。而苏南远山书院的学子趁着休沐之日,三三两两结队成群地到圆山脚下的河边游玩,少男少女的欢声笑语传到了很远很远。

  为观览民情,周知吏治,今年六月,康熙即将再次南巡至江宁。

  而苏南徐家徐老爷子正是康熙旧臣,官至三品,告老还乡。康熙帝南巡除了处理黄淮流域的水利工程,更是为了选拔人才,提拔汉人,稳固朝政,到时候应该还会在徐家逗留,抚慰旧臣。

  苏南一带学子个个奋发图强,手不释卷,生怕错过出人头地的机会。

  林霁正在房间里习字,小厮寻纸正在研磨,敞开的门口守着两个,分别是武文和弄墨。“少爷,若嬷嬷差人来问,您什么时候回家?”洗砚端了一杯茶给林霁,顺便询问道。

  林霁没有说话,手稳稳当当地持笔,笔尖舞动,文章即成。最后一个字的笔画勾勒完,他才放下笔,揉了揉手腕,拿起茶喝了一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