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难(2 / 2)

李世民理解父亲,但要想成就更大的基业,总要有所取舍。毕竟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化敌为友或许可以避免腹背受敌,再不情不愿也没有理由拒绝了。

“好吧,也只有求和了。”

夜凉如水,万籁俱寂。刘文静正在伏案疾书,一阵敲门声打破了寂静的深夜。

“玄真深夜前来,所为何事?”刘文静问道。

“明日你便要出使突厥,过来送送你。”裴寂有些担心好友,毕竟李渊与突厥一直是敌对的,突厥人怎会突然接受一个敌人的好意?如果谈判不成,野蛮的突厥人会怎样对待使者谁也不好说。

“这次去突厥,你有把握吗?”裴寂问道。

“没有。”刘文静答到。

“那你为何还要在唐公面前毛遂自荐?”

“谁都没有把握,就是唐公亲去也不一定有把握。我就是要赌一把,我刘文静虽不是才高八斗之辈,但也自负满腔学识。如今帝王残暴,天下大乱,只有唐国公父子可以安天下。我既然投入唐公麾下,愿以这三寸不烂之舌游说突厥人。”

“我自然欣赏肇仁的才华,也相信你的能力。只是突厥乃蛮夷之地,有时候并不讲什么仁义,所以你要万事小心...”

“既然接下了这个差事,就不想那么多了,也许突厥人没有那么难对付呢”刘文静自然明白此行的凶险,但他相信突厥人并非油盐不进。况且李渊亲写书札,言辞卑屈,承诺厚礼相赠。

事实上,始毕可汗是很愿意与起义力量结盟的。自从宣布与隋朝断交开始,始毕可汗也采用了隋朝当初离强合弱的政策来对付杨广。比如支持刘武周起兵。因此,刘文静并没有受到过分地为难,始毕可汗同意结盟,支持李渊起兵。

名不正则言不顺,羽翼未丰之时,以皇室之名更容易让人认可。于是李渊便以“遥尊隋室”的旗号宣布拥立代王杨侑为帝。裴寂等人尊称李渊为“大将军”。李渊在晋阳建大将军府,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率左军;以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率右军;以四子李元吉为姑臧公,统率中军。以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李渊亲率三万将士南下,命李元吉留守晋阳。李世民、李建成、裴寂等人则随李渊南下。

行至贾胡堡时,代王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两万在霍邑屯兵,左武候大将军屈突通率兵数万人在河东屯兵阻击李渊。时值七月,秋雨连绵,路途泥泞,队伍停滞不前。眼看粮草就要消耗殆尽,军需补给供应不上。外界还传言突厥要与刘武周联合趁虚进攻晋阳。军帐中李渊眉头紧皱,两眼直盯着地形图。众人愁眉不展,表情凝重。

这时裴寂打破了沉默的气氛,对李渊说:“大将军,现在刘文静出使突厥未归,我等也不知道外界传言之真假。不如现在大军先撤回晋阳,据守太原。等以后再寻时机南下。”

“现在南下已无胜算。也只有先回晋阳了。”李渊说道。

李世民一听李渊有撤兵的打算,急忙说道“父亲,肯定还会有办法的。只要妥善排兵布阵,我们三万大军肯定能战胜宋老生。”

“是啊,父亲。不能撤,撤回去以后就很被动。”一旁的李建成对李渊说道。

“可现在连日大雨。别说行军不便了。就是粮草都无法供给。撤回去我们还能保存实力。”李渊说道。

“父亲请三思,不战而撤,兵家大忌。”李建成将目光投向李世民。

“父亲,大哥说得对。我们穷尽全部力量起兵,就像一支离弦的箭,是无法回去的。现在王威高君雅被父亲处死了,皇上说不定已经知道了。就算皇上不知道,那么李靖呢?李靖若真跑到皇帝面前告密,朝廷肯定会派更多的兵马来围攻,到时候我们将会是四面楚歌。”李世民说道。

“二位公子说的有理。只是突厥虎视眈眈,刘文静尚未归来。家眷都在晋阳。四公子留守晋阳兵力有限。若突厥来犯,四公子是无法招架的。到时晋阳落入突厥之手,我们就没有栖身之地了。”裴寂说道。

众人一时之间陷入了沉思,都不知如何是好。李世民说的对,离弦之箭是无法回头的,肯定谁也不愿意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但裴寂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大本营不能丢。李渊再三思索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说道:“世民、建成,容为父好好想想。你们也再想想。今日先议至此。”

李渊左思右想,始终拿不定主意。当时天气阴沉,雨越下越大,等了两日仍然没有刘文静的消息,书信也不见一封。粮草无法从后方运来。李渊决定先撤回晋阳,日后再找时机南下。遂命人做撤军的准备。李建成李世民仍然不主张撤兵,竭尽全力劝说李渊,众人相持不下,一时之间进退两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