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剑汗马(1 / 2)

杨广死后不久,杨侑下诏禅位。李渊在长安太极殿即位,定国号为唐,定国都于长安,建元武德。改“大兴城”为“长安城”。李渊即位后先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后来又立李建成为太子,册封李世民为秦王,册封李元吉为齐王,册封军功卓著的女儿三娘为平阳公主。追封已故夫人窦氏为太穆皇后。追封李智云为楚哀王,册封李智云生母万氏为贵妃。李渊封杨侑为酅公,对隋室宗亲颇有优待。为杨广上谥号“炀”,自此皆称杨广为“隋炀帝”。

刘文静被封鲁国公,任命为纳言,成为宰相。裴寂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作为太原元谋功臣,刘文静、秦王李世民、裴寂三人获“恕二死”特权。王朝初建,法度需立。李渊遂命刘文静与朝中学识渊博之人共同修正《开皇律》,以此作为通法。

新的王朝虽然诞生了,但天下依旧是群雄逐鹿,争斗不休。占据陇西之地的薛举薛仁杲父子早就谋划着攻长安了。李渊未登基时,薛举就曾命长子薛仁杲率军十万进攻扶风,结果被李世民打败。武德元年六月,薛举入侵泾州。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世民奉命讨伐薛举。以刘文静为元帅府行军长史,殷开山为司马。

李世民行军至河池时,携书信去拜见河池太守萧瑀。萧瑀的夫人独孤氏是李渊的表妹。早年,李渊和萧瑀同时在朝为官,交情甚好。萧瑀夫妇热情地招待了李世民,李世民拿出书信道:“侄儿离京时,父亲特备家书一封,请姑父母赴京共商朝政。”

萧瑀接过书信一看,信中写道:“...贤弟胸怀万机,才智过人。请素来京师,共辅社稷...”。萧瑀立即道:“社稷危之,明主有出。陛下相召,怎能违命。”萧瑀立即写信派人快马送往长安,说自己随后就到。萧瑀将河池兵马交给李世民,收拾好行囊后就启程了。到长安后,李渊授萧瑀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

李世民率军抵达高墌城,薛举也亲率大军进逼高墌城。这虽然不是李世民第一次与薛举作战,但他丝毫没有轻敌。他料定薛举兵多粮少,于是下令坚守阵营,拒不出战。待薛举人困马乏之际将其一网打尽。谁知没过两日李世民便患瘴气之症。正值酷暑难当之日,他却时而寒战时而高热不止,已持续几日不见好,病势越来越严重,站起来都没有力气了,更别说指挥千军万马了。李世民只好将指挥权交给刘文静和殷开山,并再三叮嘱二人不可贸然出战。殷开山不解问道:“如今我唐军士气正盛,殿下为何不借此将其一网打尽呢?别的不说,我们兵力就占上风。”

“薛举凭一支孤军来犯我大唐。本王料定他粮草不足,军士疲惫,他必定想要速战速决。若他来挑战,尔等千万不要应战,待本王痊愈,再图破之。”李世民费尽力气向刘文静和殷开山解释。二人看李世民虚弱不堪,也不好多问。

薛举多次派兵来侵扰,刘文静都下令关闭军营不得出战。殷开山私下对刘文静说道:“殿下不让出兵,若敌军知道秦王生病突然袭击怎么办?不如我方先主动出击。”

“秦王刚说不要贸然出击。我们还是守着吧。要不然再与秦王商量一下?”刘文静说道。

“你看秦王虚弱到说话都费劲了,怎么商量?”

“你说怎么办?”

“我们与敌军已经僵持了好几日,秦王病情也不见好转。现在薛举如果知道秦王病了,肯定会认为我们群龙无首,不如我们就多带些兵在薛举阵前列队挑战,直接将其拿下。”

刘文静总觉得不妥,说道:“殿下不让出战必有他的道理,我们还是听殿下的吧。”

“殿下担心你没有取胜的把握才这样交代...”

在殷开山的再三劝说下,加之二人立功心切,刘文静还是答应了。于是二人带兵在高墌城西南列阵示威,甚至没有任何防御。薛举发现后暗中调集精锐骑兵从背后袭击唐军...

李世民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感受,刚刚还寒颤不止,又高热难耐,一会儿高热退去又大汗淋漓,终于能舒服点了。军医端来了药,李世民正准备喝药,忽然听见帐外有人喊道:“秦王殿下,不好了!”李世民连忙放下药碗,只见侍从领着一名灰头土脸的士兵进来了,那士兵连忙说道:“殿下,不好了,长史大人和殷将军擅自带兵出战中了薛举的埋伏。”

李世民一听顾不上喝药就往帐外走去,还没走两步就摔倒了,侍卫赶紧将李世民扶起来坐下。“快去传令,让他们赶快撤回。让长孙顺德带些人在路上接应他们。”

李世民焦急地等待着,脸色越发苍白。然而没等多久,刘文静殷开山就带着残兵败将回来了。只见刘文静殷开山满身血迹,二人跪倒在李世民面前。刘文静说道:“我等擅自出兵,请殿下责罚。”

“伤亡多少?”李世民问道。

“兵士损伤过半,还有刘弘基几位将军被俘。都是我们太鲁莽。请殿下责罚。”刘文静垂头丧气地说道。

“现在还不是问罪的时候。回到长安后你们去向父皇请罪吧。你二人兵败而归,薛举定会乘胜而追。你二人与长孙顺德各领一路人马设下三道埋伏,以防薛举偷袭。”李世民说道。

另一边,薛举首战胜利后,得意洋洋地对众部将说道:“唐军竟敢光天化日之下在我阵前示威,还不加防范,李世民也不过如此...”

“属下看唐军溃败而逃,可要乘胜追击?”一名部将问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