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密室(2 / 2)

  傍晚的平康坊彩灯千盏, 脂粉香气顺着小河飘荡,整个南曲楼阁都笼进了醉梦朦胧,雅阁中琴音袅袅,窗外游船上的花娘半袖轻挽, 摇着折扇, 也学那说书人讲故事, 一把温润的嗓音嘹亮清脆。

  “…九娘生来便得享泼天富贵, 哪懂人心龌龊, 她只道张生独来长安, 孤苦无依, 怀才难遇,却不知手中的诗笺非张生亲笔, 张生为财为色,从古诗文中堆砌抄录, 纸上四行墨迹,并无一字真心。杏花疏影, 照得那绝色娘子容光倩影, 她捧着那悼诗再三阅读,愈看愈觉张生情深意切, 动摇间一颗痴心错付, 终于决定要禀告了父亲, 要与那满嘴谎言的穷书生厮守终生。”

  说罢一拍惊木, 半旧的锦云条案抖了三抖,身旁一小娘子俯耳几声,那花娘微微一愣, 轻慢地往楼阁上瞟去一眼, 随后慢悠悠地端起杯盏, 叹了口,“各位看官对不住,今日便到这儿,预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又说到精彩处便没了,听众们一阵唏嘘下各自散去。长安城近日里流传着这个话本,名为《庶姐代嫁》,明面上是讲穷书生为攀附富贵,接连在集会上边勾搭富家娘子,却不慎闯了个乌龙,同时诓骗到两姐妹。

  长安城是什么地方,一点儿风吹草动便是人尽皆知。暗结珠胎的庶姐、不谙世事的富贵娘子、朝三暮四的穷小子,这些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有贵女们发现,这话本中的诗文句子,文风与那楚世子一无二异。

  这可不就对上了么,楚世子确实有几月都未曾作出新诗了,市井间渐渐传出他曾有代笔的传言,长安儿郎们乐得看这热闹,由着这出戏愈演愈烈。

  花娘被领进了暖阁,紫藤竹帘轻响,抱着琴的娘子躬身退出内间,与花娘错身而过,低声提醒道:“贵不可言,万事小心。”

  小小的隔间里左右各站着两个魁梧的武人,贵人隐匿在三牒屏后,他的声音冰冷庄重,有种不怒而威的气势,“这个故事,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花娘皇亲国戚见得多了,并不胆怯,她向侍女拿了册子,福身道,“故事印在话本子上,奴并不认识著者,近日它流传甚广,奴便选它来说,若有不妥之处,还请郎君明言。”

  一旁的随从取了册子递回屏风里边,花娘垂着眼睛看着,那随从穿戴端正,曳袍上绣着云纹,不似一般富贵人家。

  不多时,里边传来几道翻书的沙沙声,长久的沉默之后,那男子总算开口,“书留下,今日之事不与外人道,有你的好处。”

  说罢,白面的年轻随从绕过屏风,将一锭金子放在花娘手心。

  花娘垂眸看着金子,再三道谢退出了内间。

  三千灯盏映照霞空,花娘绕过喧闹沸反的前院,在后厨拎着泔水桶,沿着墙角黑影快步走到烟雨楼的围楼下,一堵朱墙之隔,里边酒肉笙歌,外边褴褛死骨。衣衫破烂的流民们三三两两徘徊在喧嚣灯夜外,像是这盛世长安见不得光的暗疮,丑陋,又连着血肉。

  花姐昂首看了看,哗啦一声将厨余秽物倒在地上,乞丐们一拥而上,在无人在意的角落,一人接过了花娘手中的纸条,匆匆往永宁坊的方向去了。<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青梅竹马&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