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朝会落幕(2 / 2)

大家这才意犹未尽地住了嘴回到了队列里,一时间大殿里再次安静下来,只余郭浮丘和陈知止两个人低头跪在地上不敢起身,等待着皇帝的裁决。

这时,右仆射胡景宸站了出来,向御座上的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郭尚书虽有失察之罪,但微臣相信其必定不是有意为之,还望陛下能够从轻发落。”

左仆射赵克愚也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以为,现下最重要的是命户部即刻起运粮草,如果路上能够加紧速度,未尝不能把时间赶回来。而且粮草之事虽有可能对大军有所影响,但微臣相信以牧公爷之能必然不会影响大局。还望陛下能够让郭尚书戴罪立功,敦促粮草事宜,待事情查明后再行论罪不迟。”

皇帝陛下是不能轻易表态的,因为太快表态就容易出错,一般都是由站在朝堂最前边的大佬们提出合乎皇帝心意的处理意见,皇帝陛下只要同意就好了。

这样一来,即使将来出错了,那也是提出意见的臣子错了,皇帝只是被这些臣子蒙蔽了而已,皇帝永远都是对的!

现在两个尚书省的大佬提出了意见,庆祐帝就可以行使他至高无上的权力了。

御座上的庆祐帝冷漠地开口说道:“郭浮丘失察之罪毋庸置疑,罚俸半年,以儆效尤!命户部即刻押运粮草到云州,郭浮丘你亲自督办,务必敦促他们全力赶路!”

郭浮丘赶忙叩首,大声回道:“臣遵旨,谢陛下洪恩!微臣定当全力督促,不负圣恩!”

庆祐帝再次冷漠开口:“大理寺卿何在?”

大理寺卿汪文祐连忙出班,躬身施礼:“臣大理寺卿汪文祐,见过陛下!”

“云州军粮迟运一事由大理寺彻查,涉事人等一律严惩!”

“臣遵旨!”

陈知止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当然不值得皇帝亲自处置,户部自然就会处理好。

不过这个陈知止还真不一定会得到惩罚,说不定还会因此得到大佬赏识,从此青云直上了。

就在大家以为此事就此结束之时,灵照伯闻人伯虚再次站了出来,躬身施礼,大声说道:“陛下,为防军粮再出意外,臣请领五百军士前往护卫!”

郭浮丘听了顿时又是一阵头疼,灵照伯这是摆明了不相信户部,可是户部确实出了问题,他也不好出言反对。

别人不知道,可是郭浮丘知道这件事不是出自他的授意,那么往下边说仓部司郎中赵希贡、户部左右两个侍郎,往上说尚书省的大佬们都有可能是幕后之人,他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督促军粮起运,然后就是与大理寺卿汪文祐一起彻查户部,以便早日还自己一个清白。

右仆射胡景宸连忙制止道:“此事不可,灵照伯也是军阵出身,怎会不知五百军士人吃马嚼又是一大消耗,为了保障这五百军士,难免要带更多军粮,这运粮速度就更加难以加快了。”

“右仆射,那本伯自己跟过去总行了吧?!明说了吧,我就是不放心户部这些官老爷!”

“这……”

众人都是人精,这才明白闻人伯虚的目的,这是往前线蹭军功了啊!

一众武将不禁后悔不迭,可是这会儿说什么都晚了,已经被闻人伯虚抢先了,再去争就显得有些不要脸了,同为武将一脉,相互之间还不至于这样撕破脸。

胡景宸登时也明白过来,不再出言反对。

随着庆祐帝一声“准奏”,这件事算是彻底定了下来。

大太监王翔尖利的退朝声传来,庆祐二十一年最后一个大朝会宣告结束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