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皇宫夜宴(四)(2 / 2)

太后虽然还想再和牧舟多说会儿话,但也知道周儒和牧舟不可能在宫中留宿,于是便没有挽留,点头应允下来,随后又对庆祐皇帝说道:“皇帝,你代哀家送一送先生。”

庆祐帝本就要去送周儒,连忙点头应是。众人来到祈年殿门口,马车已经在殿前广场上等着了,周儒对牧舟说道:“舟儿,你且先到马车上等一会儿,老夫和陛下说几句话。”

牧舟连忙称是,又向皇帝行礼后就走向了马车。

庆祐皇帝知道老师一定有重要的话要和他说,于是向身边的王翔使了个眼色,王翔当即就带着随侍的太监宫女回到了殿中。

转瞬间,殿门口就只剩下了周儒和庆祐帝这一对师徒。

周儒看着眼前的皇帝,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幽幽地说道:“圣人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夫到八十岁才明白什么叫从心所欲,不逾矩,只可惜明白的还是有些晚了。陛下,你是君,老夫是臣,所以老夫以前恪守君臣之礼,从未以老师自称。今天且自大一次,为师有几句话想要对你说,希望你能牢记于心。”

庆祐帝向着周儒深施一礼,说道:“不管先生怎么想,您在朕心中永远都是先生。先生教诲,朕定然不敢或忘!”

周儒点点头,郑重地说道:“德先,为师教你多年,知你甚多。你登基之时就困难重重,自你御极以来,确实多有建树,百姓生活有所改善,但你要知道,这世间不能温饱之黎民比比皆是,豪阀世家从未减少,官绅大族也越来越多,目前的大夏依然是积弊重重。朝堂之上,多是豪门大户的子弟,为师当年思来想去,始终不得破局之法,只能缝缝补补,不至于让朝堂彻底为他们所控制。”

庆祐帝也点头说道:“先生所言极是,牧雍在云州平乱,此等大事,朝堂之中依然有宵小作乱,甚至想要拖延大军粮草。朕本想查到幕后之人,却是久不建功,暗查十日未有所获。想来他们不可能只是为了拖延几日粮草,云州必有动作。朕恐日久云州会生乱,无奈只能让人捅破此事。”

周儒顿了顿,继续说道:“你做的很对,不能因为一时得失酿成大错。大夏传承三千年,自有苍天佑护,每历衰落之时,必有治世能臣扶大厦之将倾。为师知你心怀黎民,想让大夏再次兴盛。但你且记住,革新非一朝一夕之功,当徐徐图之,就如同刚才舟儿诗中所写,‘三冬瑞雪未全消’,三冬之雪虽冷,却是来年之吉兆。”

庆祐帝再次施礼,说道:“先生良言,朕必铭记五内!”

周儒扶起庆祐帝,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德先,为师今年已经八十了,没有几天好活了,能为你做的事是越来越少了,将来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庆祐帝听了周儒的话,眼睛瞬间就红了,哽咽着说道:“先生你……”

“哈哈,为师骗你的,就是想看看你会不会伤心。”周儒哈哈一笑,转过身去,背对着庆祐帝挥了挥手,继续说道:“好了,不用送了,反正为师还不需要你搀着走。德先,好好干!”

说罢,便是一步步走向马车走去。

庆祐帝看着周儒的背影上了马车,看着马车缓缓驶离,默默地站在那里,久久不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