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83(2 / 2)

结果到了地头,枸贵吃惊的程度比在河口还大。

只见连片的建筑,至少有一平方公里那么多,居民区、医院、商店、旅馆鳞次栉比,街道上往来的行人虽然没有城市那么川流不息,但也有小城镇的规模样子了。

“族长大人,怎么样?没有让您失望吧?我们这两年,可是费了老大气力了。那形容词叫什么来着?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夙夜难寐…….”

老杜又开始自夸的节奏。

“嘿,吹,接着吹!我估计,这里的楼,你一块砖都没有搬过。你会盖楼吗?那可是现代化的高科技。还有,你会用各种家电吗?”枸贵揶揄道。

“杜叔现在还不敢摁开关呢!你不信,可以在他兜里找找,保证能找到一个小木棍。他总是用木棍去按开关。”汗科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杜孟山的老底,让所有人都开怀大笑。

原来杜孟山住进新房子后,不知道怎么就被电了几次,从那以后,他坚决不碰电器,不接触开关,听人说木头绝缘,就在兜里放了一根小木棍,每次要开灯,就掏出小木棍摁开关。开始族里很多人不明所以,还学着老杜去做,直到老杜酒后失言,众人才知道原委。

族里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笑话,让老杜极没有面子。

当天晚上,枸贵没有睡,而是直接去了五指山谷。

这是解珍要求他去的。

雪橇在谷外停下,枸贵给拉橇的狗儿们解了绳套,任由它们呼啸进谷,自己懒懒地跟在后面。

谷口被拓宽了,变成了一条水泥路,地热的作用下,整个五指山谷里,一点冰雪的影子都没有。

从谷口向里望,灯火通明,很多洞口都建设了玻璃房子,灯光从琉璃房子里透射出来,在漆黑的夜里,显得格外璀璨。

枸贵走到老族长原来独占的那个小木房子前。现在的小木房子,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格局,只不过在外面罩上了一个更大的玻璃房子。

当然,那个老骗子、老戏精,现在不可能再住在这里了。他的戏码演完后,就开始了逍遥人生,天天神神叨叨地忽悠那些从各个国家来的考古人士。

你可别认为这些唠叨没有价值。确切的说,他说的每一个传说,都会被当成历史经典,与那些文物联系起来,于是一连串的历史逻辑便被考古人员们“发现”了。考古工作,有时候“穿凿附会”比真正的研究更重要,因为考古面对的都是零散的信息,不是连续的记录。这个时候,哪个家伙脑洞大开,能把穿凿附会的东西,说得比别人更有逻辑性,他的结论就是真理,就是“历史真相”。

枸贵进了主洞,看到一身白大褂、左手拿着个放大镜、右手平持着一个小泥炉的解珍同志,哦,也就是莱温斯基教授,正在给学生们讲解他的发现:

“陶炉,编号5589,高约十八厘米,外壁直径七厘米,上盖有出烟孔,下有活动抽板,可以把炭灰倒出来。年代,疑似七千年前,文明区域,红山文化。功能,应该是用于暖手,其次用于温酒,具体是哪一种,待定。”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把陶炉递给一个学生,学生赶紧拿出游标卡尺,开始精确测量,每测量一组数据,就报给另一个学生进行记录。

枸贵看到这里,心里想到:“作为一个杰出的职业学术骗子,真得不容易。自己造出的东西,居然还有功能待定一说,这就是留坑啊!”

解珍看到枸贵进来,示意他的学生们继续研究,自己带着枸贵走出去。

五指山谷中心的湖泊,在灯光下升起隐隐的薄雾,在灯光下,把整个山谷打扮得跟个仙境一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