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流民与饺子37(2 / 2)

“眼下虽然天寒地冻、陆路不通,但湘水和大江都是仍可通行的。”

而且长沙在湘水上游,回荆州刚好是先顺流而下,到岳阳,然后转走江夏。

江夏久为荆州东线重镇,物资充足,且北岸就是汉水,逆流而上不远便是襄阳。

只要捱过前半段稍微艰难的路程,到了江夏后自然就有黄祖、黄射父子接应,后面就大为轻松了。

“黄射公子还欠着我一个人情,我写书于他,他会帮忙的。”

“这……”

张仲景思考了起来,刘琨所说的虽然也不是万全之法。但的确,如果流民们仍旧呆在原地的话,则至少还需要2、3个月的官方救济,这数千的人口,不是长沙郡可以承受的,况且灾民还可能继续增多。

而如果现在坐船北上襄阳,虽然路上可能会冒一些风险,但总比等死要好。

思来想去,他便同意了这个提议。

刘琨又道:

“另外我看施粥的办法也不是很好。”

一分钱、一分货,稀饭吃了不顶饿,这玩意儿热量太有限了。

而灾民本来就体质较弱,再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摄入的话,病死、冻死都是随之而来的事情。

“而且这天寒地冻的,灾民们领到粥,还没喝上两口就凉了。吃下去反而不好,我看先生还需再想想,怎么改进改进才是。”

张仲景然其言,两人又商议了一阵。

最后决定,流民们若是自己愿意的,便随张仲景一起回襄阳,先经由州府安置,待刘琨年后回来了再另做安排。

布告发出之后,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愿意,只剩下极少数人眷念故土,长沙地方再对他们施以救济也不难。

经过准备后,张仲景便带着流民队伍,在军士的护送下,于风雪之中坐船北上襄阳了。

路途中,他想起刘琨的建议,又根据流民们大多耳朵生了冻疮的特点,将羊肉、辣椒和其他药材包裹在面皮中,形成耳朵的形状,然后煮熟后分给穷人食用。

他将之命名为“祛寒娇耳汤”,也就是日后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传统美食——饺子,的原型。

船行虽慢,但胜在免去了两条腿走路的劳累,节省了流民的体力,而且有船舱挡风避雪,因此这一趟大迁移下来,居然绝大部分人都活了下来。

这些人有三千余名,日后全部都成为了刘琨麾下的重要力量。

只是眼下刘琨还没空管理他们。

长沙东接豫章郡,那边很快就会诞生一个强大的对手,对荆州形成莫大的威胁,甚至改写了荆州集团的历史。

因此刘琨宁愿在长沙多滞留几日,也一定要将这边安排好,先建设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

……

正当刘琨在长沙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荆州北面,襄阳。

今年这里也下了连月的大雪。

黄氏庄园内,受到大雪的阻隔,黄月瑶已经闷在家里一个多月了,既不能去草庐找姐姐姐丈,也不能去……

“噢对了,听说那小子去荆南了,现下不在襄阳城内。”

“大过年的都不回来,不知道在荆南干什么呢……”

她生性活泼好动,最近在家里憋得无聊死啦。

而关于这几个月里最有趣的事情,自然是那次在卧龙府制作和放飞孔明灯的经历。

对了,这个名字是刘琨后来告诉她的,理由是:既然是在孔明姐丈家里做的,因此合该叫此名。

想到这里,她又突然想起刘琨说过的一句话。

于是又兴致勃勃地在自己家里也动手做了几盏孔明灯,并趁着今夜大雪稍停,将它们放飞到了天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