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红玫瑰与白玫瑰(2 / 2)

“我很喜欢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正所谓,不破不立......”

江海这边劝胖子劝得正嗨呢,

突然间,

只听讲台之上,猛地传来一道声音:

“江海,江同学,请你站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江海被吓得猛地一个激灵,

只见他下意识站起来就想答一声‘到’,

但话刚准备喊出口,才反应过来,这特么又不是军训......

看着着急忙慌从座位上站起,

并且一脸懵逼的江海,

王老师不给他任何思考的时间,直接冲着他就开始发问:

“请你赏析一下,这篇阅读理解之中的‘蓝色窗帘’,作者特意把‘蓝色窗帘’放在篇末留白——”

“这到底是有什么深意......”

江海先是一愣,他虚眯着眼睛,开始把视线往黑板上的多媒体屏幕上看。

一边看,还一边不停在嘴里小声念叨着:

“蓝色窗帘?”

“蓝色窗帘,这......”

现场,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秒钟......

两秒钟......

三秒钟......

压根就没指望江海能回答上来这个问题,

不给他过多思考时间,

王老师侧头看向座位在靠窗边前排的一个女生:

“班长,沈月同学。”

“请你代替江海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话语落下,

一位披散着秀发,五官标致,并且眉眼间充满英气的女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她看向黑板屏幕上的问题,没有丝毫停顿,然后不假思索地回答:

“蓝色,代表忧郁,窗帘遮住阳光暗讽封建政府统治下人民生活在黑暗中,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从侧面映衬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操以及博大胸怀,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一腔热血只能如同象征着忧郁的蓝色一般,孤寂飘扬......”

作为大二届汉语言文学班班长,沈月在文学方面的素养——

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强。

作为连续三界入围【全国大学生新概念文学大赛】的十强选手。

不论是现代文,又或者是古文,沈月都是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只不过是浅浅的扫了一眼黑板上的问题,

沈月便能以最快的速度,回答出这近乎于标准答案一般的解答。

对于沈月的这一番回答,王老师也是颇为赞赏的拍手:

“好,回答的很标准。”

“不愧是获得过文学大赛金奖的沈月同学,思路很清晰......”

每一个学校里,一定都有一位近乎于天之骄子一般的同学。

这个同学,不仅天资聪慧,甚至于天赋技能点都是直接拉满。

她们,不仅成绩碾压同龄人。

尤其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那更是一骑绝尘,遥遥领先。

作为这一届最有希望代表母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新概念文学大赛】,并拿下名次的同学。

很显然,不论是王老师还是学校——

都对于沈月这样一位成绩优异的同学,寄予了厚望,非常的满意。

“谢谢。”朝着王老师点了点头,沈月坐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又继续把目光投向窗外发呆。

她的眼神非常平淡,眸子深处似乎蕴藏着对于这种平淡生活的倦意。

一个,是校内风云人物,被老师同学寄予厚望的天之娇女。

一个,是班级的边缘人,偷奸耍滑,插诨打岔。

当把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生,

放在同一个维度去对比——

孰优孰劣,立刻高下立判。

上一秒,看着沈月回答问题还是一脸慈祥的王老师。

下一秒,在投向差生江海的眼神里,直接就充满了鄙夷:

“不懂,又不听课,还要在课堂上影响其他同学?”

“真是一点也不成器......”

只见王老师拿起桌上的教鞭,狠狠在讲台上抽打了两下,教鞭拍击桌面的声音让不少昏昏欲睡的同学神经清醒。

“不要以为自己上了大学,就可以懈怠松懈,大学,正是你们人生最关键的时候,你们要向沈月同学学习,以高标准严要求给自己树立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像个别搅屎棍,上了大学就知道混日子,只知道扰乱课堂秩序......”

其实,用‘搅屎棍’这个词语来形容江海,倒也形容得还算是贴切。

毕竟,纵观入学的这一年多,他属于是——

好事一件没赶上。

坏事一件没落下。

挂科逃课属于是基本操作,抽烟喝酒更属于是家常便饭。

作为一名差生,江海在学校的处分排行榜上主打的就是一个——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如果是平时被老师骂搅屎棍,那江海还真没办法反驳,毕竟他也清楚自己平时是个什么德行。

但是今天,情况,明显就不一样啊......

斟酌良久,像是在考虑什么似的。

最终,江海还是鼓起勇气,抬头看向正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的老王:

“王老师,我觉得,她说的不对。”

“我个人觉得,这篇阅读理解篇末提到的‘蓝窗帘’,和你们赏析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西......”

“我说的,不止是沈月,还有你......”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乏的就是普信男。

你一个挂科九门,都已经快被学校劝退的倒数差生。

究竟是哪来的勇气敢质疑年级第一,年纪轻轻就已经在国内文学领域闯出不菲名气的天之娇女?

本来还在教育剩下的同学,不要向‘某些扰乱课堂的搅屎棍学习’,可这话还没说——

江海便又跳起来开始质疑自己老师的权威?

这令得老王莫名有些不爽。

“你说,你觉得......”王老师一脸严肃地看着眼前的江海,“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你觉得,有用吗?”

只见王老师把教案往讲桌上一拍,言辞犀利:

“沈月同学的回答,是教科书级别的回答!她分别从文章背景,时代背景,作者感情等多个维度进行了不同解析!”

“这不仅是沈月同学一个人的回答,更是全国上百位老师,专家,教授,聚在一起讨论了三天得出的结果!”

“这么多老师,教授,共同商讨出的答案,只你一面之词就想否定?”

“你不觉得这着实是有点太可笑了吗?”

要论起权威,江海肯定没有专家权威。

要说起专业,江海肯定也没有常年在教育一线工作,工作了大几十年的语文老师专业。

这篇《蓝窗帘》,是节选自20年的高考阅读理解真题,其中有关于篇末‘蓝色窗帘’的答案解析——

是全国上百名一线老师,数十位来自于各个高校的教授学者,所一起研讨得出的结果。

每一个得分点,那都是能说得出出处的。

每一个评分的地方,那都是有理有据的。

如今,看着一个连上课都不知道好好听课的差生,不仅公开质疑起自己作为老师在课堂上的权威,甚至还大放厥词——

否定起全国如此之多教育工作者的成果。

这,让大半生都扑在教育行业上的王老师,怎能不生气?

对于王老师情绪的激动,江海表示理解。

但是,对于自己有关于这篇文章的看法,江海却并没有妥协。

只见他挺直身子,抬起头来,同站在讲台上的王老师对视,目光不偏不斜:

“王老师,或许从专业度上来说,我并没有作为老师的你们权威,但是,我觉得我个人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

“至于说理由,倒也没有什么别的原因,纯粹是因为——”

“你们赏析的《蓝色窗帘》这篇文章,它本身就是我写的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