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日子一天一天过25(2 / 2)

同样的日子,不同的活法。佛祖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人间在欲界,欲界又有,主要有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称为欲界六天,或直接称为“六欲天”。佛法无边,太过复杂。但佛法的进阶是不是按现世社会的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博士顺序而为,彼命称宗师呢?

日子是成为宗师的必要法宝,但不要混日子。每天浑浑噩噩、不知所以然,四大皆空,不是无色天,是在浪费生命的时间。

自律、有计划、有目标,是成为宗师的三大法器。

一个不自律的人,是无法抗拒外界的诱惑力的,于孩童而言,游戏、玩乐、见困难就逃,是不自律的表现;于成人而言,违背法律,是不自律的表现。

一个没有计划的人,是无法分解阶段过程的,于孩童而言,不把每一学期的学业认真学好,是没计划的表现;于成年人而言,不把每年的生活和工作计划好,是没有计划的表现。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是无法获取幸福的,于孩童而言,确定考哪所高中和大学,是最重要的目标;于成人而言,确定人生达到什么高度,是最重要的目标。

有目标则是所有行为的强大动力,一个人不仅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还得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有了目标,按时间阶段做好计划,在自律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每个阶段的目标都会实现,这个实现的过程,便是日子,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日子,它有时候可能会丰富多彩,有时候可能会暗淡无光,有时候可能会平淡无奇,有时候可能会波澜起伏……但它的过程就是日子,人生过的就是这个过程,扎实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以自己独特的精气神,把该做好的都努力做好,我们的人生一定是很精彩的曲率过程,它的轨迹一定是很美好的波浪线。

有精气神的过日子,和没精气神的过日子,是不一样的。

1937年,与那些苟活于日本帝国主义铁骑下的师生相比,不顾生死、无畏无惧的跟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西迁的师生,是一种中华民族精气神的伟大迁徙。西迁路上,生活无论如何艰难,哪怕是把衣服当了,中华民族最后一批士大夫们,坚信“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方可接天之大任,这些大师们,在艰苦的日子里,笔耕不辍,埋头钻研,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目标,从未放弃自己的研究计划,以极其自律的方式,在建筑学、考古学、历史学、金石学、哲学、国学等方面,树立起一座座文化丰碑。如梁启超次子梁思永,在到达四川李庄后,便带病着手撰写抗战前殷墟西北冈的发掘报告,但此时,梁思永的沉疴肺病已经复发,且病势凶猛;而同样身患重病、家境贫寒的林徽因,亦与夫君梁思成先生,在四川李庄上坝月亮田几间农舍,开始用英文着手编写《图像中国建筑史》,系统的向世界介绍中国古典建筑。与此同时,金岳霖也开始了其《知识论》的写作,只是金先生没想到,他这一巨作历经艰险,直到1948年底才得成,而这一巨著,直到1983年才得以印刷面世。

大师们守着艰辛,在生活不下去的生活里,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活下去,我敬佩他们骨子里的精神。

这种精神恰如1941年6月份梅贻琦先生到达四川李庄后,在一个街头餐馆宴会上说:在这风雨之秋,清华正好像一只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足勇气,坚忍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喜欢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到那时,我们把这条船好好开回清华园。到那时,他才能向清华的同仁校友敢告无罪。

我想,历经“三年自然灾害”,“寅吃卯粮”后的癸卯兔年的日子,于每个人都会艰难,每个人都理应如梅先生所言并行,无论于公、于私,于家、于国,勇敢的向前走,踏实的活着,不松手。

日子,于每个人而言,无论是苦是甜,都要坚持下去,但一定要有目标,有计划和自律的活。

最后,借用三百年一遇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寄语癸卯兔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