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2 / 2)

  不过双方的目的大相径庭。

  那帮大臣催他娶妃, 是想从他这个获得格外的圣恩。

  华荣昭给年听雨找侍臣, 则是怕他孤单。

  两者一个是处心积虑的算计,一个是别样的关心。

  而这里面的曲折,戚元懿肯定也能想明白。

  她和华荣昭的关系那样紧张, 都无法改变华荣昭的决定, 那就更加别提年听雨这个和华荣昭关系还不错的人了。

  所以,眼下只有选择第二条路,才能改变现下的情形, 而他也必须选择第二条路。

  蔺阡忍道:“太皇太后, 这件事并非无解。只要臣考取功名,褪去侍臣的身份, 然后将臣的经历广而告之,就可以保住皇室的颜面。”

  戚元懿并不是没想过这个可能,但她实在不信眼前这个出身普通的人能有什么建树。

  戚元懿狐疑道:“参加科举的能人志士数不胜数,你出身微寒又没有仔细学过经义策论、四书五经,你如何能保证自己一定可以考取功名?”

  “臣可以!”蔺阡忍笃定道:“考取功名又不一定非得熟背经义策论、四书五经,不是还有武试这条路吗,臣粗人一个,从小就天天跟人打架,走这条路再合适不过了。”

  大乾重文轻武,武试经常被人忽略。

  而且每年参加武试的人也不多,建功立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武试就更加不容易被人想起了。

  今日要不是蔺阡忍提起这件事,戚元懿还真没想起来大乾的科举还有武试这个选择了。

  如果走武试这条路的话,眼前这个人确实有点机会,但戚元懿还是保留一部分质疑。

  “武试这条路对你而言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难保今年的武试会不会有天纵奇才。”戚元懿道:“开春就是盛京武试的初选,从现在开始准备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中间还要过年。”

  “哀家念你身世凄苦,便给你两次机会,今年考不中功名明年还可以再考一次。但你明年若是还考不中,就别怪哀家翻脸不认人,将你赶出去了。”

  武试不同于文试。

  因为参加武试的人少,再加上军中从建朝起就十分缺乏将才,所以武试一年一办。

  可就算如此,大乾从建朝到现在,也只出了两位声名远扬的将军。一个是年家军的统帅年战北,一个是长缨骑的统领苏海成。

  而今,也只剩下苏海成这一位能抗事的将才了。

  走武试这条路,蔺阡忍有绝对的信心,但他还是在戚元懿面前收敛了。

  因为戚元懿不喜欢傲气横生的人,在她看来傲气等于狂妄和自大,是不可取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