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不是更好(1 / 2)

  “是吗?你认为这是瘦金体?”康学熙再问了一遍。

  “不好意思,我眼拙,才学浅,只能看出这些来。”金珠不知对方什么意思,干脆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康学熙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

  这个杨金珠应该不是他的故人。

  如果是,她应该见过他的笔体,也应该认得出他的字绝对不是什么瘦金体,他早期的书法是照王羲之的拓本临摹练的,虽然后期也参照了些薛稷的笔体,可跟瘦金体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这杨金珠居然会把它当做瘦金体,她到底懂不懂书法?

  还有,今天他送金珠的这篇字幅是当年他送给故人父亲的,那位故人的父亲是一位开国大将军,姓金,那时他们还不是姻亲关系,先皇刚没,新皇初定,朝局不稳,金将军去看望他,想劝他以大局为重,一心辅佐新帝,赶巧碰上他正在书房里挥毫,写的正是这首《将进酒》。

  当时,大概就是金将军看到这句“**************,千金散尽还复来”有所触动才阻止了他再往下写,后面的那一段就是金将军自己续上的,而且从康王府出来金将军带走了这篇字幅。

  后来两家成了姻亲,他去过岳父家拜访过,在岳丈的外书房看见了这篇挂在墙上的字幅。

  所以如果杨金珠是他的故人,没道理没看过这篇字幅,没道理不认得他的笔体吧?

  没错,这位康学熙就是金珠上一世刚拜堂的夫君,也就是新婚当日死在自己岳父和大舅兄剑下的康王。(未完待续。)

  ps:好像刚觉得把2月份欠的更补上,3月又到月底了,欠债的感觉不太好受。

  ☆、第三百零六章、不是更好

  金珠确实是在父亲的外书房见过这篇字幅,当年的她还曾经问过为什么这篇字幅是两个笔体呢,可父亲什么也没有告诉她。

  毕竟当时那种情形下局势很微妙,父亲也怕说错了话会引来祸端。

  金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见父亲不说肯定有不说的道理,于是她很快就丢下了这件事。

  再说了,她平时也很少去父亲的外书房,就过了那么几眼,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一时想不起来也正常。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她一开始就进了误区,觉得对方的笔体是习的宋徽宗的瘦金体,且康学熙也没否认,至于李白的《将敬酒》又是很多书法爱好者喜欢写的长篇字幅,不是什么偏僻的文章,引不起金珠的怀疑和重视也正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