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2)

  方长松心里咯噔一下,十分担心皇上真的会就此废了太子。他头冒冷汗,恨自己嘴笨, 找不到好的说辞为太子求情。

  他回来时意气奋发,没多做思虑, 本以为自己这回带了这么多足以让大清发生大变化的东西和技术,肯定立大功了。却万万没想到,这才刚拜见皇上, 就遇此重大的挫折。

  这次出海贸易,方长松早就被太子爷的才华和品质所深深地折服。他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皇上误会太子,甚至废了太子。论能力他肯定比不过太子爷厉害,但为人属下总要有点忠诚,为官更要有一点热血,不然这一世他算白活一遭了,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分别。

  “皇上,太子爷通时达变,深谋远虑,一心一意为大清国百姓谋福,才会冒险参与到别国的战争中。请皇上明鉴,原谅太子爷这次的过错!”

  方长松说罢,就给康熙哐哐磕头。

  康熙一眼就看出来了,方长松是在真心实意为胤礽求情。方长松此人的人品如何,康熙很了解,并不似其他大臣那般尖嘴滑舌,直心眼,只会闷头实干,认准的事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从不会谄媚恭维。这也是他选方长松来当使团副使的原因,他不希望在出海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太子被品性不好的大臣给带坏了。

  方长松见康熙有所动摇,连忙让人把太子的箱子抬上来。

  康熙瞅一眼这半人高的大木箱子,以为这是胤礽为自己忤逆圣意准备的赔罪礼。想必十分贵重吧,又或许是欧罗巴洲时下最流行的新鲜玩意儿。

  当他是三岁小孩来哄?见点好东西就气消了?

  思及依然能忤逆旨意也就罢了,他还擅自留在荷兰不回来,康熙略消下的气又有复燃的趋势。

  方长松命人打开箱盖,露出里面满满当当的信。

  “这是太子爷自快离开大直沽渡口后,每天给皇上写的信,一直到臣离开那日,一天不落,全在这里了。其实臣曾经问过太子爷,为何要改道,为何参与别国的战争,太子爷都不曾回答过臣。臣告别时,他更不曾委托臣在皇上跟前说好话。”

  比起其他大臣的花言巧语,方长松的这番直言,倒让康熙心里更为动容。

  康熙知道方长松在表达什么,太子在做这些事之前,都已经考虑清楚后果了,他该是不会后悔,会甘愿受罚,甚至他大概早就做好了被废的准备。

  思及此,康熙就想到胤礽第一次请辞太子之位的情形。

  这孩子会不会是故意这么‘作’?就为了请辞太子之位?

  康熙扫了一眼箱子里的数百封信,每一封信上的都标注了日期。康熙问了方长松离开荷兰的日期,先选择最后一封信来看。

  信里胤礽解释了他临时改航道的原因,他非常想到欧洲学习技术,让大清更强大。因为知道父亲可能会担心他的身体,不会同意他走太远,所以他就擅自做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