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83(2 / 2)

  “太子明知故犯,欺骗君父,把国家邦交当儿戏,应予以严惩。”

  方长松急得立刻反驳:“太子突然临时改道决定去欧罗巴洲,系因在访问途中知悉他们技能已然强于我国,为增强国力,这才决定停止在印度只得钱的贸易,前往荷兰学习技能。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当时情况特殊,距离遥远没条件折返通报,只能擅自决断。

  至于国家邦交,太子在访问各国时,从没暴露过他储君的身份。”

  “那又如何?即便他隐瞒了太子的身份,他身为大清使团的正使,当明白,他出了国即代表大清。只要是他掺和了外国的事,那就是咱们大清国在管闲事。如今欧罗巴洲各国是兄弟之间在吵架,等他们一致对外的时候,倒霉的便会是我们大清国。”纳兰明珠接话反驳道。

  方长松气得面红耳赤:“国不强,你纵然不得罪人,也照样会被人欺负!如今紧要的不是邦交麻烦,是如何自治,令我大清成为第一强国!国强,则无人敢犯!”

  这些话,是方长松在荷兰的时候听胤礽所讲。他觉得很有道理,一直谨记在心。也正因为如此,方长松才会对太子爷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朝中某些人还在为争权夺势整日费心算计的时候,太子爷的格局早在“如何让百姓富裕”、“如何让大清更强”上了。

  高下立见。

  方长松质问纳兰明珠:“冒昧问一句,纳兰大人作为饱读诗书的大学士,书都读到哪里去了?你不想着怎么为国办事、为民谋福,只想着劝皇上废太子,到底目的为何?”

  “我何时说过要废太子了?”

  “你就是那意思,谁听不出来?”

  “你胡说!”

  ……

  俩人随即吵得不可开交,康熙被闹得头疼,但他也没阻止这俩人吵,示意一眼梁九功。

  梁九功赶忙从巷子里再取出十封信来,呈给康熙。

  康熙便在吵闹中读了信,越读心里越不是滋味。胤礽这次出去,真不是去胡闹了,也不是任性在作,他有认真在总结学习技术。每一封信都是满满的“干货”,承载了许多技术知识。

  这样的太子,他如何能废?

  再看跟方长松吵架的纳兰明珠,怎么看都不顺眼了。

  康熙斥他一声后,便质问纳兰明珠:“学堂之事安排得如何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