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复试里的送分题49(2 / 2)

“不过年轻人,还是脚踏实地一点吧。”

“问你一个简单问题,为什么不当演员、不当编剧,要当导演啊?”

田壮壮老师率先发问,问了一个徐君事先就准备过的问题。

徐君自然不会说出心里的想法,未来中国电影会逐渐从编剧为中心,向导演过渡。

未来导演才是一部电影的门面。

“我认为导演首先就必须具备演员跟编剧的能力,没有这两个底子,不能成为一名好导演......”

“导演最重要的能力,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我认为我正是缺少这方面能力。”

对于如何说官话,徐君自然还是有一手的,毕竟两世为人的经验摆在这里。

“再考你几个专业性的问题吧。”

“目前国内还是胶卷拍摄,但是数码摄像机技术在不断进步,你未来认为哪个会成为主流?”

这个问题,正好涉及到了徐君的知识领域了。

他的偶像---诺兰,就是一位胶卷狂魔。

哪怕在未来数码相机的发展远远超过胶卷,依旧坚持用胶卷拍摄。

“胶片成像效果的具有多样性,其乳剂的颗粒、色彩光线的细腻呈现与其宽容度都有别于数码拍摄......”

“光线使胶片上均匀涂布的银盐感光后形成潜影,经过显影、定影等洗印加工程序后最终成为我们看到的影像,忠实还原了拍摄场景......”

“这是胶片的优点,对艺术追求非常严格的人,自然会使用胶卷拍摄。”

徐君将记忆中诺兰对于胶卷的执念,原话复述。

“但是,未来可能由于好莱坞的冲击,影视特效会非常发达。”

“数码相机更加适合整个影视工业,因为在剪辑和特效制作上会方便。”

“.......”

徐君一股脑的谈论自己上一世在一些电影公众号看到的电影知识,加上自己的一些人理解。

“不错,回答的可以,还有自己的见解。”

“今天也不为难你了,下午还有笔试题目。”

“听说你又在文学系复试上写了一个好故事,我们导演系的剧作题,也不能被比下去啊。”

“你要是写的比文学系差,我只能认为你更喜欢文学系了哦~”

田壮壮老师打趣的说着。

经过这两轮考试的观察,田壮壮对徐君印象非常好。

只要后面考试不出太大问题,徐君这个学生他是要定了。

结束了上午的面试,来到下午的笔试环节。

轻车熟路的徐君开始了答题。

首先是电影知识问题,难度比初试要大的多。

“经典好莱坞故事片时期,是指哪一时代?”

“《一个国家的诞生》里的最后一分钟是什么蒙太奇?”

“继先锋派电影运动后,第二个对后世影响甚广的美学变革是什么?”

“......”

有些电影史的问题,徐君看了都挠挠头。

这难度也确实挺大的,有几题自己想半天也想不出来答案。

等他做到剧作题,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了点。

“请以‘偏远贫穷的西北农村’为地点,写一则不少于四千字的故事。”

本来前面电影史题目难度有点大,还害怕自己丢了“电影天才”名号的脸。

徐君看见这个题目,想的比上次文学系复试还要快!

看到这个试题,不禁感叹道。

这简直就是送分题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