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最好的中国公路片(2 / 2)

初试的时间只有两个半小时,做完前面的题目接近一个小时。既然是电影剧作的考题,文字上也是有讲究的。

平时写故事,讲究流畅性,让读者易读,但剧作则需要更多台词跟环境描写的填充。

写完后面几段老刘遭遇的事情后,徐君开始思考第二个重要的场景,然后在试卷上写下。

“老赵没有其他办法,开始了千里背尸之行。没有半天功夫,他就又累又饿。路过农村时,突然看见一支做白事的队伍。”

“把老刘放在田间当做稻草人,自己拿着毛巾当做白头巾混进了丧葬队伍。老赵眼巴巴看着酒桌上的大鱼大肉,饿的流口水。”

“但是,在吃饭之前,还有一个步骤。大家要拜一拜死人,老赵一边看着诱人的饭菜。一边拜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一哭开就无法自拔。”

“望着周围悲痛的死人亲属,想起苦命兄弟的身世,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

“一番哭灵之后,老赵终于吃上了饭。老赵实在饿了,吃着吃着,意犹未尽。大家都走了,他还在吃。”

“这时,一个老人来到老赵边上坐下。老赵一看,人吓懵了。这不是灵台上,摆着照片的那位吗?”

写到这里,徐君想起脑海里的电影画面,不禁的笑了起来。

这时,负责拍摄考场情况的那位摄影师路过考场门口,正好记录了这一幕。

还将摄像机聚焦了下徐君的试卷,处于创作状态的徐君,对此浑然不知。

此时负责监考的老师看着时间就要到了,于是也提醒考场的众人,时间还有十五分钟。

徐君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写着写着,时间分配出了一点问题。于是对于接下来的剧情,赶紧挑了几个情节重要的,进行结尾。

“老赵跟老头说明情况,老头告诉他自己是假死,老板走得早,又没有子嗣,想提前体验一下热闹。”

“......”

“距离昆城越来越近,一路上交通工具不断变更,即使遇见地震塌方,也没有阻止老赵的脚步,直到他晕过去,被警察送到医院。”

“警察知道了真相,火花了老刘,老赵终于拿着骨灰盒找到了老赵的家。”

由于剩下的时间不多,徐君只得省略了一些情节,赶紧将故事结尾。

当初看这部电影时,他只觉得这部电影就像《绿皮书》的观感一样,看的时候完全沉浸在电影的情绪中,哪怕影片结束也久久无法抽离。

虽然跟原版电影还少了一些戏份,但是对于一场针对高中生的初试来说,也算超额完成任务了。

穿越而来的三个月中,徐君也私下练习过很多故事,但是在考场上又是别有一番体验。

交完试卷,离下午的导演系考试还有好几个小时。学院离徐君住的地方不是很远,他决定还是回去休息,顺便吃下午饭。

徐君依旧去了昨天那家小吃店。昨天没有品尝到京城地道的美食,肯定是因为陈涛没有点好。

今天他亲自点菜,他就不信京城是美食荒漠。

他刚刚进餐馆门,就发现依旧人满为患。

徐君看见一个熟悉的大叔身影对着他招手,示意他去那张桌子坐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