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局势突然生变故(2 / 2)

  以苏定方的遭遇可以看出,贞观年间能封爵的人太多了,李世民如果封一个养马的官吏爵位,恐怕不能服众。

  但没关系,李世民知道张万岁虽然不擅长打仗,但当个猛将执行命令还是够格。

  只要听话,能打,自己身边拴条小狼狗都能立下大功劳。李世民要兑现承诺,只需要把张万岁带在身边为副将就行。

  李世民和亲信将领道出了事实。

  战马有多重要,为将者不可能不知道。你们都是国公,不需要再赚爵位。张万岁这功劳本可以封爵,但朝中将领没有你们通情达理,眼界远大,看不到繁育战马的功劳,所以朕只能弯道完成承诺,你们要帮朕做好这件事。

  张万岁忐忑不安地入队,本以为会遭到秦琼等人的排斥,没想到收到了超规格的待遇,简直和关系户似的,谁砍了脑袋都要分他几个。

  秦琼等人不会分其他将领的战功,但自己砍的脑袋送给张万岁,其他人总不可能有怨言吧?

  大唐国公团帮张万岁刷战功,张万岁在此战后一跃成为郡公,死前还靠着资历被特意施恩升为了国公,有了名将的传闻。

  后世史学家挠破头,不知道这个名将怎么横空出世又突然消失跑去养马,难道是生性淡泊名利,对养马情有独钟,不爱打仗?

  这一段趣味被隐藏在发黄的丹青中,不知道何时会被人发现。

  现在,这不过是西域战场上的一段小插曲罢了。

  李世民拔营离开,高颎继续镇守伊吾城。

  现在伊吾城不仅是大唐与西突厥的边镇,也与高昌等国很近。

  高昌等国不满西突厥可汗只顾着扩军,对他们多加盘剥,没有尽心尽力地维护丝绸之路,所以多次向大唐朝贡。当初在大唐城门口跳蹈舞礼的人中就有他们的使臣。

  但高颎深知这些小国都没什么脑子。

  他们现在虽然臣服大唐,但估计不会愿意大唐真的征服西突厥。

  如果大唐彻底掌控西域之路,那么肯定想将最大的利益握入自己手中。高昌等国现在凭借在丝绸之路上的关隘位置获利颇丰,大唐会不会顺手把他们灭了,自己吃独食?

  尤其是高昌,心里特别慌乱。

  高昌和焉耆等国不同,它本就不是纯正的西域之国,而是大汉的边镇。

  在魏晋时,守将反复自立,后来建立了高昌国。高昌国即使受了突厥许多影响,仍旧说汉话,用汉字,百姓官员也多是汉人,基本延续汉时冠服。

  高昌国全靠西域丝绸之路养活全国,商旅来往频繁,所以消息也很灵通。

  一些来自波斯甚至更远的天竺的商旅,将林邑国的消息带到了高昌国,高昌国王便日日为晋王那句&ldquo;这里本就是汉家旧地,你们该回家了&rdquo;这句话忐忑不安。<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木兰竹 唐朝&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