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探友人惊见坟茔(1 / 2)

  “我母亲,是韩惠文王的一位公主。”韩信说。

  怀瑾大为惊讶,如果韩信是韩惠文王的外孙,那么和韩成岂不是也是亲戚?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说韩信出身布衣,但一个平民老百姓能佩剑还能读兵书,我觉得有点奇怪。而且韩信到处蹭饭,大家一边骂也不耽误给他吃喝,更觉得奇怪,所以我这里给韩信的出身有所添加,反正就……沿着寥寥数语凭想象了~

  第364章 探友人惊见坟茔

  见怀瑾表情震惊,韩信又道:“惠文王有三十多位公主,我母亲是最不受宠的那个,不然也不会把她嫁到偏远的淮阴。我父亲是楚国淮阴的县尹,学士出身,颇受人爱戴,我六岁前都是过着金尊玉贵的日子。”

  “六岁那年,楚国和魏国有一次小规模交火,魏国的一个将军把目光瞄到了偏远的淮阴,是我父母带兵抵抗才保住了淮阴,救下了那里的百姓,可我父母却战死了。”韩信面无表情,仿佛在述说别人的故事一样。

  “难怪……”怀瑾喃喃出声,难怪淮阴人一边鄙夷韩信还要一边供养他,想到彼时韩信那句“那是他们应该的”,怀瑾顿时感慨万千。

  “我父母为他们而死,他们却日日在背后责骂我,遭人白眼二十多年,我在淮阴没有一日是安乐的。只有香草,她在时,才让我觉得原来阳光也会照在我身上。”说到这里,韩信脸上才有了那么一丝丝的柔和。

  韩信和香草,都是苦命人。

  怀瑾瞧着他,不由也为他难过起来,轻声劝慰道:“日子总归要过下去的,香草她定不想看到你如今这个模样。”

  她忽然想到桑楚曾经说的话,不由自主的开了口:“爱一个人,就是希望他快乐,只有他快乐了,自己才会快乐。若真有九幽之处,香草定然在那里看着你,只有你快乐了,她才会快乐。”

  韩信知道,自己此生都不会再快乐了。

  “下个月,我要去上郡了。”韩信默默看了会坟茔,站起来。

  怀瑾大吃一惊:“去那里干什么?”

  想到如今的局势,怀瑾心道你莫非去投奔刘邦了?刘邦在上郡?

  韩信说:“官吏来征徭役,我没钱抵,只能过去了。”

  韩信去当民夫?历史上有这段事吗?怀瑾当即开口:“当什么民夫,这钱我给你出了。”

  “你已相助良多,岂能再受你恩惠?”韩信默默往回走。

  怀瑾跟在一旁,想了会儿,心里有了主意:“这样吧,你不如投到我舅父门下,做门客也好还是干其他的,总归比你一个人强。”

  韩信低着头:“我已自荐过,但项梁先生并没空见我。”

  怀瑾朗然一笑,当即拍着胸脯做保证:“我在这里,保证我舅父会留下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