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历史严选的路线367(2 / 2)

  ……

  “虽则仙使畅想美好,欲把水路修他个几十条运河,陆路修到一年三熟的中南半岛上去。但考虑到大概有里程限定,还是得先从紧要的要道开始。”

  李斯无情戳破周邈先前的豪言壮语(痴心妄想)。

  “时机又正好在备战南征百越期间,或可考虑南征的路线。”

  往往运兵行进的路线,本也是绝佳的交通线路。

  说话期间,蒙毅已经熟门熟路,取来舆图铺开在御案上。

  众人有序地围上前。

  自从八方驰道畅通,往来方便了,驿传系统畅通无比,大秦舆图也愈发得到完善。

  尤其是章台宫这一份,是为当世最精确的一份舆图。除南地百越简略些外,其他地方都已经很精确。

  大到名山大川,小到大江大河上的一条百里长支流小河,一座要道旁的不及百丈高的小山,舆图上都有鼠须毛笔写的小字标注。

  “若是沟通南地,水路与陆路须得互为补充。首先,以水路为主的路线——

  溯流湘水而上,南下经过尚未开凿的‘灵渠’入离水、郁水,至番禺(后世广州)。

  由此入海后,还可再往南海诸国。”

  众臣开始各抒己见,以指代笔在舆图上描绘出游路线。

  “此条线路,还可向西溯流郁水(后世郁江),溯流南盘江(后世红水河)、北盘江,经西江水系,入西南夷及滇地。

  再往西南,便能到达仙使所言一年三熟的中南半岛。”

  周邈恍然:确实,后来的交趾郡,从大陆上过去的话似乎就是这条道。

  但不妨碍他畅想从蜀郡、滇地到东南半岛,可以有南北两条道的。

  谁会嫌弃多一条路呢?

  “还有从江水溯湘水、杨汉水(赣水)等水,然后从五岭上的几条山道如横浦关、阳山关、湟溪关等,进入岭南百越地区。”

  “以陆路为主的路线,就是循仙使所言‘五尺道’的大概路线,入西南夷及滇地。”

  周邈比对舆图,辨认出大致路线走向,恍然发现:这不就是秦汉时南方几条主要交通路线!

  果然不愧是历史严选吗?

  ……

  出游勘探路线确定,接着就是讨论随从人员及护卫数量。

  王翦曾伐楚征吴越之地,对南地越人尚算了解,王贲耳濡目染,也知晓些许:

  “南地越人野蛮,但棍棒为兵,聚如散沙,诚如仙使先前之言,入百越最大的敌人是湿热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粮草后勤补给。”

  “仙使出游勘探,轻装简行,来去如风,有披甲戴盔、携带精钢兵械弓箭的士伍护卫,数十人足矣。”

  况且那载人及勘探的钢铁神兽,限乘恐怕也是五十来人,这之中还有随从人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