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夏日漱石(1)14(2 / 2)

忽然觉得手心有些吃痛,刘綝看着自己的手掌,一滴不大不小的血滴沁出皮肤,随后急速膨胀破散化为漫天的血雾,粉状的血雾下落,一柄横刀出现在刘綝手中。

刀颚处的雀头睁开血色的双眼,锐利的喙上下开合,刀身遍布的血管状花纹一齐跳动起来,就像是鲜活的心脏。

刘綝手起刀落,将那颗飞行的子弹斩成两半。

握着那柄掌握力量的横刀,刘綝却只觉得身心俱疲,他无力地坐在地上,眼神空洞,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他双手拄在地上,一股黏稠的暖流在手心漫延,那是他父母的血液。

刘綝愤怒地看着沾满血液的手掌,他死命地攥紧拳头,骨骼发出爆裂的声音。他再次拿起那柄横刀,这次,他决心战斗至死。

-----------------

刘綝从梦中惊醒。

窗外传来杜鹃的啼鸣,阳光倾斜,透过那如纱一般的白色窗帘照进屋内。铝合金的推拉窗打开一半,微风缓缓吹拂窗纱,安静的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

这里是中国分部医护部的看护室,自恒业大厦行动后一直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一周,俞鸣都一直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现在他正安静地躺在床上。说来也是奇怪,将俞鸣接回来后,医护部每天都对他进行一次全身体检。根据结果显示,俞鸣体温正常,身体各项指标也都合格,在这种情况下他最多也就昏迷几个小时,是绝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然而这种事情就这样发生在了这位“s”级身上,没有人可以解释这样的事情。

在那次行动中刘綝也受了不小的伤,不过以他的身体素质,再凭借异常基因组所带来的强大恢复力,没过两天刘綝就好的差不多了。那之后刘綝就一直放心不下俞鸣,时常提着点水果来看他。

刘綝总是想着如果自己有着更强大的力量就好了。有了更强大的力量那天就不会是那种局面,自己可以摆平所有的问题,顺利的揪出他们所有人,俞鸣不会像现在这样陷入昏迷,凌少柏更不可能会死。

刘綝每天都会来俞鸣的看护室里待一段时间,每次来的时候都会这样自责。今天他提着一筐苹果放在床边的桌子上,这张桌子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都是刘綝每次带来的。他不知道看望人该带些什么,想到以前跟着爸爸妈妈去看望外公外婆的时候他们总是会买一些水果,所以就也这样带了。

刘綝搬来一把小椅子坐在床边,他看着昏迷的俞鸣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想着想着就觉得眼皮低沉,不知不觉睡了过去,却又梦到了那天的场景。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走出了房间。

刘綝来到位于二楼的图书室,负责门厅的管理员此时正在呼呼大睡。这是间巨大的图书室,水曲柳制成的书架林立分割整个空间,古香的木色看上去颇具年代感。书架上囊括了诸如哲学、社会科学、军事学等涉及各个方面的书籍,但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独属于国际安全组织的亚种相关书籍,这些书籍是经由几个世纪的科学家们呕心沥血总结出来的资料,它们被写在一张张莎草纸上,随着时代更迭遗落世间各地。后来有亚种跑遍世界收集这些堪称神造的奇迹,却也只是在各种拍卖场博物馆收集到了一部分,更多的资料都已经遗失。这个亚种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书,通过个人出版社出版,只流通于亚种之间。

执行部专员证划过认证机器,随着“嘀”的一声,刘綝的名字显示出来。

管理员被机器认证的声音吵醒,他猛地起身,嘴角的口水在空中甩出一个完美的弧度。他扶正挂在脸上的眼镜,目视着刘綝没入书海中的背影,砸了咂嘴,然后又蜷身睡去。

图书室又被称为第二技术部,因为基本上只有技术部的人会来这里。执行部的大家都在第一线上拼命,没人会再将精力耗费在这些书上面。而刘綝是个特例,自打他从技术部的人口中听到了图书室有着关于亚种相关资料的书之后就基本上每天都会来这里,只为了能从这些古典中找到与自己能力有关的线索。

刘綝总是能感觉到那个如古钟一般的苍老的声音在心中幽响,一步步引诱着他渴取更强大的力量。

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刨去出任务的时间,每个下午刘綝都会出现在这里,每次来的时候刘綝都带着他那谦和的微笑。一来二去,他就和图书室的管理员熟络起来。管理员和他说“兄弟你真是厉害,我就没见过哪个执行部的能像你一样。反正这个时间段技术部的人都在工作,以后你来就直接进,不用整这么麻烦。”刘綝微笑着点头回谢,然后划卡进入……

今天刘綝同以往一样来到这里,只是他的脸上不再有着那样谦和的微笑,而是带着一股杀气。

刘綝径直走到图书室的最深处,这里堆放着所有与亚种相关的资料,平时他也是在这里翻看这些资料的。

他翻找着书脊,没有任何犹豫地从摞成小山的书堆中间抽出一本极厚的《亚种基因论》。纳帕牛皮制成的封皮十分光滑,极薄的表面上还能清晰的看见小牛头层皮的自然纹理,透过几个简单的字符便能感受到它那名为“年代”的厚重。

这本书是刘綝故意藏起来的,只因他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中展露出的令人不可思议的部分。

《亚种基因论》可以说是每个组织成员都应该看的一本书,其中的内容充分的表明了亚种基于异常基因组存在和使用能力的理论基础,是养成每个成员亚种世界观的重要基础,就像是入党必须要看《党简史》一样。然而促成这本亚种简史厚重的必然是它那繁冗的长篇大论和那佶屈聱牙的专有词汇,仅仅是看上一眼就足以让人脑子发涨,大家自然而然也就对它敬而远之了。

偏偏刘綝反其道而行,高中时他是班级的文化课代表,还代表过学校参加市里的辩论大赛,这些文字量对他来说很轻松,其中的某些专有词汇也在附页中给出了古希腊语的注释,参考词典刘綝也能理解个大概。

最开始刘綝以为这只是本印证亚种基因来源的书,直到他看到了这本书最后的一部分。这部分不同于前面,只有一页上的几行字,虽然这本书是复制版,但依然能清晰的看见这页下半部分那被火焰焚烧过的痕迹。很显然,这一页的内容是不完整的。

更令刘綝惊讶的是这一页上的那几行字只有几个字符是古希腊文,剩下的则全部都是用极难的古埃及语写成。似乎编撰者是有意不想让人解读出这部分内容,又或者是这部分内容的影响太过剧烈不能轻易让人知道。

通过仅有的几个古希腊字符无法解读出这几行字的全意,但刘綝总有种感觉,这其中一定蕴藏着什么巨大的秘密。

他翻开厚重的封皮,埋头看了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