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2 / 2)

  第213章

  慜帝六年九月,淮南贸易城门口,商人如云。

  这里是商人的世界。

  需要进城的商人都不肯自己乖乖呆在队伍里排队,城门口的展台实在太吸引人了,任何人看到那上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热热闹闹的人群,都舍不得不去凑这个热闹,逛一逛。

  人人都说,淮南贸易城有二宝,其中最有看头的一宝便是这城门口的展览台,是以来贸易城的人谁都要想去看看。

  但是进城的队也不能不排。

  身边人多的商人可以让商队负责看货的成员带着货物继续排队,身边人少的则会在城门口外五里的茶水棚外雇一个排队工。

  任何经济和贸易都离不了人,人多了,经济就繁华起来了,淮南贸易城几乎聚集了全天下的商人,这里光是城门口每天的人流量就至少有万人,里面有来做买卖的商人,有来长见识的士人,也有专门为了来求学的普通学子。

  人多了,城门外经官府特批划定的区域,就有本地百姓把供客商暂时歇脚.打探消息的茶水棚开起来了。

  茶水棚内的客人每天都很足,除了外地来的客人,还有一群家境不算好的外地学子定期来这里“打工”赚学费。

  这就要提到淮南贸易城的第二宝了。

  有一件事是淮南贸易城内的老人们都心照不宣的,那就是去年年末那位青州刺史孔景阳老先生忽然发檄文骂王若彩霍思城母女,其实是因为贸易城内的识字班而起。

  人家母女俩自江北发家,建功立业都十几年了,为什么淮南贸易城的识字班一传扬开,孔景阳老先生就暴跳如雷开始看这两人不爽了呢?人家母女俩是万恶之源你之前不知道骂吗?

  这就好比我把一个石头砸进人群里,有人忽然跳起来叫骂,为什么我不说。

  商人们都是人精.子,当然也有那种奔着靠识字班触碰士人阶级的急功近利者迅速和淮南贸易城割席了,但是更多人还是飞快涌入淮南贸易城。

  既为这里的贸易,也为这里的识字班。

  商人是源源不断的,因为淮南贸易城内只用简体字,只认简体字,所以妇好书院第一分院的学生也是源源不断的。

  在有在淮南贸易城内使用简体字需要的商人和只为识字而来的学字的冲击下,妇好书院第一分院很快爆满,虽然她们的教学效率极快,三个月就能换一轮学生,但是这天下有识字需求而找不到门路的人实在太多了。

  很快,淮南城内划出来的硕大的一个分院就装不下它的学生了。

  慜帝五年十月,贸易区总负责人,也就是淮南贸易城的城主卫婷就和淮南太守伍学舟商议好,为妇好书院第一分院搬迁校址,将分院修到了贸易城十里外。<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系统 种田文 基建文&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