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从棉花到毛线(2 / 2)

“这次就算了,你认得字还不上报这笔账我还没给你算,你最好老实点,若让我发现你是别处派来的奸细,别怪我心狠手辣。”

说罢徐感便返回了自己的房间,并让李平二人跟上去开会。

众人抵达后,徐感扫视众人一眼说道:“昨日我在南市碰到了故友,交谈后得知他如今在吏部担任司封郎,我与他约好今日在南市的一处酒楼相聚叙旧,到时我会故意将他灌醉进行套话。”

徐感说完又在几人身上扫过,见张亮和张虎急切的眼神笑道:“张家兄弟,你二人就随我走一趟,李平铁勒,你们接替他二人去码头打听消息。”

“是。”

四人情绪不一的齐齐答道,张亮和张虎因为可以去酒楼大吃大喝显得比较激动,李平和铁勒则比较平淡。

一刻钟后,李平站在原地目送徐感他们离开客栈,身边的铁勒也准备离开走了两步见李平不动便回身道。

“走啦。”

“神经,他说去你就去啊。”李平不屑的摆手后往房间走去。

“我们不去等晚上徐感回来怎么交代?”

铁勒跟着追上李平问道。

“别管这些,你去拿些钱帮我去附近的木匠铺打造两个东西。”

李平找来客栈小二买了一张纸后绘制了一个类似陀螺和刷子的东西,将它交给铁勒后自己便在房间里给棉花去籽。

晌午的时候,铁勒就已经赶了回来,手里还拿了两个东西。

“东西都打造好了,你要的这个是纺锤,木匠铺有现成的,就是这个铁刷麻烦了点,老板还是拜托隔壁铁匠铺临时打造的,我看你急着用,便在铁匠铺打了会下手。”

铁勒说着李平朝他看去,果然此时铁勒穿的很少,手臂此时还红红的似乎是被火烤的。

“来,你帮我搭把手。”

李平说着将已经去籽的棉花拿出来,接过铁勒递来的铁刷在杂乱无序的棉花上顺着一个方向梳,不一会一把纹理一致的棉条便被梳了出来。

停顿了一会李平回忆起小时候村里人纺纱的片段,轻轻从棉条里面抽出一节棉线,随着李平的拉动棉线一根带着一根的被扯了出来,就在棉线拉长即将失去摩擦力时李平用拇指和食指一捻,极速旋转的棉线互相缠绕形成了一节棉纱,将其一端固定在纺锤上后李平将棉条交给铁勒,自己则一手捏着棉纱一手提着纺锤,在李平将纺锤转动并悬空后用手心拖住棉纱,另一只手不断拉扯连接棉条的棉线,每当棉线被拉出来一节便因为纺锤的转动而互相缠绕形成棉纱。

就这样李平一边后退一边拉扯棉条,同时让纺锤保持悬空旋转,很快铁勒手中的棉条便成了一根长五米的棉纱,若是此时续上棉条继续可以将一百斤棉花全部变成一条棉纱,但李平已经不打算继续下去了。

“铁哥,有了棉花就能纺棉纱,棉纱可以织成毛衣,效果虽然比不过毛皮,但比咱们身上的麻布衣服的御寒效果强百倍,若是这棉花能普及,你们大漠之人和我大隋的百姓在冬天就不用挨冻了。”

李平一边将棉纱卷成线团一边激动的说道。

“当然这都不急,凡事慢慢来,毛衣暂时别想了,我们先将棉花给去籽,将这些棉花塞进麻衣里面做成棉衣一样能御寒,这些籽可是宝贝,你要小心了,洒在田里以后就会有用不完的棉花。”

李平一边叮嘱一边手上不停,准备去籽,可自己蹲下开始去籽却不见铁勒有半点反应。

当李平回头时,却发现铁勒双眼弥漫着雾气,倔强的他却不想雾气凝聚成水滴落下。

“怎么了铁哥?你怎么哭了?”

不做多想李平将手中的棉花放下,站起身问道。

“一些棉花而已,你也不用感动成这样吧,好吧,虽然我刚才也很激动。”

李平自顾自的说着还自嘲的笑了起来,却见铁勒摇了摇头道:“狗蛋,我刚才去街上,看到了我的族人,当时我好激动,你知道吗,可是当我想跨出第一步时,我却变的胆怯,我怕他不认得我了,我怕他会说出什么不好的事情。”

铁勒本想将刚才的事情埋在心里,不再提起,他知道这是他为数不多能够回到大漠的机会,他的族人能出现在洛阳说明有办法返回大漠,说不定他是随着朝贡的使臣而来。

可当了十多年奴隶的铁勒在那一瞬间却害怕了,始终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他害怕他记忆中美好的大漠会在他接触到同族人的瞬间破碎,而李平刚才的话又让铁勒勾起了内心的恐惧。

“十年了,狗蛋,我的父母兄弟妻儿,他们如今还不知道怎么样,我好想立刻回去和他们团聚,可...可我又害怕他们已经...已经...”

正如李平所说,大漠的冬天天气恶劣,往往冰封好几个月,届时无数牛羊会被活活冻死。

“铁勒,我都明白,如果你想回大漠,现在快去找你的族人,若是错过就追悔莫及了,什么瓦岗寨都没有家人重要。”

李平轻轻的拍着铁勒的肩膀安慰道,心中虽然不舍这个好兄弟,但更多的是对他的祝福。

“不行,我不能回去,原本我被赦免时返回大漠的愿望特别强烈,可今天看到族人后我发现...”

铁勒没有继续说下去,身为一个男子汉他不允许自己说出怯懦的话,没有人经历过他的情况,没有人能感同身受,一个家族的希望,怀揣着族人的荣耀出征的勇士在外沦为奴隶十多年,在成为奴隶的时候他迫切希望回去,可此时他却没有脸回去。

铁勒心想,或许保持现在对家乡的憧憬是最好的局面,至少记忆里的家人依旧年轻欢乐,他无法承受或者不能承受哪怕一丁点的变故。

“狗蛋,我是不是很胆小。”

“不,你很勇敢,你仅仅是思乡情怯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