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收编起义军43(1 / 2)

清河城内军营中

点将台上,李平立于高位,台下除了副将依次是本次夺城战军功卓著之人。

“来人,将箱子抬上来。”

几口大箱子被搬上点将台,落地时发出沉重的响声,将其打开,里面是满满的铜钱和财物。

李平又命人取来崔珏送给自己的金银珠宝,一通陈列在众人面前。

“诸位将士,这些钱是叛军劫掠所得,今全赖众将士效死才夺回清河城,本将亦不会吝啬,这些珠宝金银乃是本将家私,一并赏与有功之士,今参与夺城之人,不论功劳大小,皆有赏钱。本将也会将战报如实上报朝廷,诸将可静等佳音。”

“王莽,杀敌十三人,赏三千文。”

“张发,杀敌二十一人...”

“刘秀,...”

“王麻子,先登,赏金一斤!”

三千文,在这个时代可以买十五石粟米,是普通农户二十五亩谷物脱壳后全部卖掉的价值,可以说是不菲的收入。

而先登,在古代任何时候都是位列军功之首,也就是说本次清河战役没有任何功劳能比得上先登。

自古先登、陷阵、斩将、夺旗乃是四大军功,其中先登为最,顾名思义,先登的意思便是率先攻上城墙并稳住阵脚,给身后的将士争取上城的机会,并且能活到完全攻下城墙。

陷阵则是冲入敌军阵营或杀入敌人营寨,斩将不必多说,夺旗并不是夺取别人的旗帜,而是敌军大纛旗帜,也就是帅旗,能去夺帅旗的几乎十死无生。

其他三项军功虽然能影响一次战役,但并不能完全左右整个战局,并且多为野外战斗,而先登则是拿下城墙,意味着城陷在即,一座关键城池的存亡,关乎一个政权的衰落与兴起,岂不闻朱元璋部洪都拒守陈友谅八十天改变整个元末战局?可见先登的意义。

李平将王麻子请上点将台,接受所有将士的瞩目。他就是模范,任何人想要如他一般就必须拿出魄力和胆气。

虽然此次战役只是剿匪,并且敌人实力太弱,奖励自然不能和高句丽突厥等势力获得同样的军功比,但也需要鼓励。

这些将士是人,可不是一个个数据,他们也有自己的情绪,每次战斗都是拿命在搏,若没有好处,最终必定离心离德,李平也很难将他们如臂使指。

“你很不错,本将定会在战报中着重强调你的功绩,希望你再接再厉。”

李平鼓励的拍着对方的肩膀。

王麻子在厮杀中没有害怕,在站上城墙时没有害怕,却在接受荣耀的时候面对无数的自己人开始局促,全身都止不住的颤抖,隐隐有尿意袭来。

“别怕,都是兄弟。”

李平使劲的捏了捏王麻子的肩膀鼓励道。

感受李平关切的目光,王麻子心一横,转身高举手中的金条,如同对待敌人一般死死的盯着台下羡慕自己的将士。

此刻,王麻子心中默念道:不要怕,你是最强的,把他们当敌人看就行,坚持住,你可是要成为将军的人,不能给老王家丢脸。

荣耀压制住了恐惧与胆怯,王麻子泰然自若。

大军犒赏完毕,李平离开校场,来到了临时关押义军的营房。

“将军,您若是进去最好带上护卫,否则...”

“无妨。”李平抬手制止,而后孤身迈入营内。

看到李平到来,这些人先是茫然,而后是愤怒,见李平的身边连个护卫都没其中一些人更起了暴起杀李平泄愤的心思,毕竟李平率领的军队可是杀了他们很多兄弟,有些还是亲兄弟。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冲上来杀了我?”

李平摇了摇头,继续道:“杀了我还有别人,只要有叛军,朝廷就会一直派人来剿,而你们,则永远的失去了一次反正的机会。”

“大不了一死,谁怕谁是孬种。”

一人站起身,使劲的捏着拳头道。

“我来不是跟你们吵架的。”李平怒吼一声瞪着那人,见对方放下拳头并重新蹲下才接着道。

“一年前,我和你们一样,也是反贼,瓦岗寨你们应该清楚。”

说罢李平顿了顿,人群交头接耳了一会李平才继续道。

“反贼也好,义军也罢,我参加过,也很清楚,义军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他们也会屠杀百姓,你们其中或许就是被裹挟而来的,我说的对不对?”

“你胡说!”

一个主动加入义军的人怒斥道,却见周围的人没几个回应他,其中更有大部分被李平的话引起了思考。

李平说的不错,他们有的是被裹挟而来的,有些是主动依附,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参与了屠杀百姓的行为,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似乎并不是自己印象中的自己。

“当初你们起义是为了什么?是反抗隋朝暴政?是为了活下去?还是...仅仅想释放心中的恶鬼,屠杀百姓?”

“你...你不要说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