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授驸马都尉61(1 / 2)

十四日,杨广对于各地上报的战功给予的奖励终于下达,除战功卓著将领被召见外其余人皆原地听旨。

“李景,稳定幽州开化边民,然已爵至滑公,改赐金百斤美婢十人以示嘉奖。”

一般位列王公之人朝廷轻易不会再用其作战,败了还好说,否则胜了将封无可封,一旦功勋抵达了顶点,不是被刺死就只有造反之路可走。

李景已是公爵,再封便是王,不说杨广不想封,即便封了也会追加从一品光禄大夫剥夺全部实权。

王、公、侯,杨广上位之始废九爵而留三等。

“张须陀,平定河南劳苦功高,着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位次王公,任兼齐郡通守。”

“杨义臣,领军有方御下有功,赐正二品左光禄大夫,领礼部尚书。”

“臣谢陛下恩典。”

三名大使纷纷跪地谢恩,之后便是其他无关紧要的但表现亮眼之人。

“罗士信、秦琼、苏烈...进从六品奋武尉;罗艺、尉迟融,领虎贲郎将...”

隋朝自隋文帝始官职分执事官和散官,而散官又有散职、勋官、爵位之别,自杨广登基将散官合并为九品十八职,加之爵位共同组成荣誉系统。

顾名思义,散官只是表述一个人的荣誉而非职位,即便是十二卫也仅仅是管理机构并非统领机构,在杨广将权利转为三省六部之后任何军事调动皆由朝廷临时任免,并非折冲郎将和虎贲郎将就能带领多少兵,这个称谓只是衡量你能力的一个标准,也因为这个标准皇帝在任命将领时会优先从这些人中间选。

简单来说就是人才库。

一直在殿内候旨的李平眼见从五品的官职都任免完毕了还没到自己不由有些忧虑,害怕自己是否因为之前炸药的事情让杨广心生猜忌,超过五品的人压根就没资格进入这个殿中,又不给自己赏赐又把自己给叫来了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处罚。

“李狗蛋听旨。”

“臣在。”

王公公古怪的看了眼内容便正色道:“往次东征,朕深感山路堵塞大军难以畅行,现令李狗蛋领匠作大监三月内修缮燕山通道,以助东征。”

“臣遵旨。”

见不是什么特别严厉的处罚,李平当即将心放宽。

“还没念完呢,陛下赏罚分明,李将军莫要心急。”

王公公咳嗽一声继续念道:“古之帝王,有功赏,有过罚,朕臣服海内威加四夷,今李卿于盛宴之中击溃蛮夷力士,扬华夏之威,服番国之魄,朕亦不吝封赏,拾先皇之旧制,授从五品驸马都尉,赐‘大隋第一勇士’称号,钦此。”

先前杨广已经放出和黠嘎斯大力士比试的是大隋第一勇士,反正是个没啥用的称号,杨广也不在乎。

“谢陛下。”

李平叩首后挠了挠头,不明所以,心道自己之前的散职就是从六品奋武尉,怎么说也得封个四品以上的散职当当吧,居然只是个从五品。

然而这一授勋,在其他人看来却不是这么回事,虽然杨广早就将驸马都尉给撤销了,但大家都很清楚,自汉朝设立驸马都尉一职以来,渐渐的这个职位就成了皇帝女婿的专有名词,驸马一词也是由此而来。

羡慕,嫉妒,恨啊!

这可不是明朝的驸马,而是实打实的外戚,虽然不是皇帝娘家的外戚,可也是皇帝女儿的老公,本朝除了宇文述的三子宇文士及外,还无一人能成为皇帝的女婿。

宇文述乃是杨广心腹才能有此待遇,李平何德何能,灭国之功焉享如此殊荣?这无疑是在往外界释放一个信号,李平的籍贯可是河北人。

散朝后,李平便着手准备修缮燕山通道事情,明天就是各国上贡的日子和李平关系不大,便没有再呆在蓟县的必要。

离开行宫,李平刚出宫门便听见身后一人呼喊自己。

“李小友真是虎虎生风啊,老夫为了撵你差点背过气去。”

“这位老伯是?”见来人面生,李平不由疑惑。

“老夫李景,方才在朝堂上见过,走走走,去老夫府上一叙。”

“原来是滑国公,失敬失敬。”既然是老国公来请,李平就算面子再大也不敢推辞,便跟着他去了蓟城。

进入城中,远远的便看到一座高大巍峨的建筑,门上牌匾上书三个大字‘滑公府’。

府上的正殿正是重檐歇山顶,与李平当初在聚贤庄所见别无二致,只是此殿更大更巍峨,是仅次于皇室重檐庑殿顶的最高身份象征。

此次李景的相邀只是临时起意,并没有提前准备,然国公府又岂是寻常人家?光灶台就是十几口,更有常年不灭的几口灶随时准备食物。

不到两刻钟的时间,李平一杯茶还没喝完,宴席便已经摆了上来。

“李小友,天气严寒没什么好招待的,还请见谅。”说罢李景将管家叫来吩咐道:“去将府中乐伶唤来给李小友助兴,还有那些拜会的人,都叫来陪桌。”

“国公,不必如此。”

“唉,叫国公就见外了,你我同为李姓,老夫就厚着脸唤你一声侄儿可别介意。”

“李伯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