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圆治师徒的生死离别30(2 / 2)

听得出圆治小沙弥很着急。

“若要进地狱,就让师父去吧。宋施主,贫僧想把圆治托付给你。”

“这怎么使得,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

宋老坎急忙道。

静能师父道:“近两年来,想强行迎娶巧姑的人不少,没有了圣寿寺,巧姑和麻园都保不住。你父女俩带着圆治去青城后山正一观,找演正道长,他会看在这一筐利剑的情份上善待你们。”

静能师父说完,就把大竹筐移了过来,宋巧姑掀开竹筐上的麻布盖子,向里面一摸,果然是一把把利剑。

“静能师父,这地窖里的红薯够我们吃半个月,我们就躲在这里不好吗。”

宋巧姑急忙道。

“就是,静能师父你别去寻死。我父女二人今晚就可以带着圆治小师父悄悄走,你就在这里等川军走了再出来。”

宋老坎道。

“师父,我们四人都去青城山。”

圆治小沙弥道。

宋巧姑道:“这几种办法都行,静能师父你不能回寺,那是一条绝路。”

“不能,这附近的乡村里,有姿色的女子有不少,川军是个什么样的德行,你又不是不清楚,我圣寿寺承受不了这个因果。昨晚,贫僧也是纠结了一夜,这个决心不改了。”

听到静能师父的态度很果决,宋巧姑哑口无言,而她最信佛的父亲宋老坎,也没有再说一个字。

“这是圣寿寺戒刀院历代僧人总结的冶炼心得,现在为师传给你。这本心得,你也不用交还圣寿寺,你的俗家名字叫张阿虎,你我缘断于此。”

“不,师父,我只是圆治,张阿虎已经没有一个亲人了,你就让我跟着你回寺吧。”

“张阿虎,看在为师养育了你八年的情分上,你就听为师最后一句话。”

师徒两人的对话,听得宋巧姑揪心,此时,只能紧紧抓住圆治小沙弥张阿虎的肩膀。

“师父,我们都还俗吧,别做得道高僧行不行。反正寺里死的人,也不能重新活过来,方丈不是说了吗,活人事大,死人万事皆休。”

“阿虎,这些年来,为师看得出你与佛无缘,且年龄还小,没有过多教导你佛门的精髓与世间至真的道理。但今日不同,为师望你今后就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俗人,也要有担当,并希望你成为一个响当当的汉子。”

“师父,徒儿明白,可是徒儿舍不得你。你可是我唯一的依仗,这是什么世道啊,徒儿的命怎么这样凄惨。”

……

八月八日,黄历立秋,宜见贵,忌出行。

青城后山正一观,演正道长清晨起床,穿上了他一个月没拿去洗的青色麻衣道袍,看了看黄历,也懒得去梳洗,挽起白发用木簪一插,就直接坐在了道观门口的松树下,闭目打坐冥想参天。

“师祖,红薯稀粥快凉透了。”

演正道长睁开眼,七修道童中的修渊,站在旁边焦虑地等着他发话。

红薯稀粥是生了许多虫子的糙米做的,里面还漂浮着一些黑色的小虫,他演正道长着实不想吃。

虽然近年来,观里的香火钱不少,但是正一观今年新增了七个七修道童,日子又渐渐紧张起来。

“不吃,你端走。”

“师祖,虫子也是肉,没到观里来的时候,我从未吃过这么正经的早饭,你还嫌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