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去村长家 16(2 / 2)

郑氏也后悔啊,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也没用。

所以每次孙大姑回来,郑氏卑躬屈膝,虚溜拍马地伺候。

不过孙大姑无视她的存在,连带孙三叔也不待见。

对郑氏的三个儿子倒一视同仁,孙家孩子有的,他们也有。

孙家人吃过午饭,孙伯民和孙仲礼夫妻忙碌起来,为晚饭做准备。

到隔壁泥土屋捉鹅,捉鸡,捉鸭劏,又向村里种莲藕的买莲藕,准备煲大骨头莲藕汤。

孙大姑把玉娘的年礼,以及自己送给村长的年礼拿出来,放到大箩筐里,安排何二郎拉担,拉上瑜哥儿准备去村长家,看了一眼孙山无聊地蹲在屋檐下,又把他拉上。

瑜哥儿今年14岁,小男子汉,对着孙山说:“山表弟,你走路慢,我背你。”还未等孙山拒绝,便背起了。

孙大姑拍了拍何书瑜的肩膀,怒笑说:“小心点,别摔倒山子。”

何书瑜嘿嘿笑,挺起胸膛,自信地说:“阿娘,放心,我很大力。”

三人穿过村道,遇到孙家村人,孙大姑一一打招呼,偶尔还停下来聊几句。

何书瑜低声地说:“阿娘话真多,一路走一路聊,天黑也未到村长外公家呢。”

孙山伏在表哥的身上,咯咯地笑。

何家四兄弟,瑜表哥性子最活泼,样子最像何姑父。

听大姑说,他已经不读书了,跟在何姑父身后学厨艺。

何家不是没钱没机会让他读书,而是他脑子跟何家人一样,没有读书的天赋。只要提到读书,何姑父和瑜哥儿头都大了,读几个字,就会迷迷糊糊地睡觉。

村家长离孙山家很近,200米不到,但孙大姑足足走了一炷香时间。何姑父性子好,耐心地跟在她身后,对孙家村人微笑点头,没有一点府城人的高傲。

刚踏入村长家的势力范围,坐在门口闲聊的村长夫人惊喜地说:“哎呦,春兰来了。”

这一声,轰动了村家长,几秒钟,乌泱泱一群人跑了出来,惊喜又好奇地看着孙山四人。

村长急速地跑过来,笑呵呵地说:“春兰,来了,快进来。”

对着旁边的大儿媳妇说:“快去倒杯茶水。”

孙大姑落落大方地走进院子,跟着村长来到堂屋。

何二郎把两大箩筐的东西放下。

立即引起村长一家的眼光,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箩筐的东西。

心里在呐喊:“嫁到府城就是不一样,送礼也比人强。”

村长看到一堆人看着箩筐,实在不像样,咳嗽一声说:“你们有事的去忙,我和春兰说说话。”

意思是有事没事都要离开,一窝蜂堆在这,太碍眼了。

一家之主的话,谁敢不听,很快一屋子人散去,只留下村长,村长夫人,以及村长的三个儿子。

何书瑜一进门,对着一群不认识的人,胡乱喊叔叔伯伯婶婶。

有点口渴,喝了一口茶水,太烫,把舌头烫麻了。

村长夫人急切地说:“哎呦,可烫着瑜哥儿了。”

又走到门外喊人倒一杯凉开水。

何书瑜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想阻止,但无能为力。

笑着地接过凉开水,道了一声谢,咕噜咕噜地喝起来。

孙山挨着孙大姑坐,孙大姑摆了摆手说:“大伯,大伯娘,不要理他,性子急,连喝口水也急。”

这话引得大家哈哈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