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何氏大宗祠 112(2 / 2)

走过魁星楼,转出来小巷,眼前出现一大片空地。

一座规模宏大、造工精巧,布局严谨的祠堂屹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对面有一口大水塘。

孙山瞄了几眼,池塘上还有各种各样的锦鲤。

德哥儿明显胆怯了,低声地问:“二表哥,这是哪里啊?”

何书瑜介绍,这是何氏大宗祠,有三进院那么大,何书翰和何书晟就在祠堂里上课。这里既是何家族人祭拜祖先的地方,又是何家族学,一般何家子弟都会在族学启蒙。

何书瑜还解释何氏族学不收学费,还会分发书本和笔墨,当然笔墨纸砚只会发一次,之后就要自己买了。

何家子弟只能在这里读6年,要是考不上童生,会勒令退学。

至于考上童生之后,一般都不会在何氏族学上,会找其他学院读。但实在家贫,没地方去,也可以在何氏族学里再呆3年,考不上秀才,只能自谋去处了。

孙山歪着头,假装天真地问:“二表哥,不用束脩,哪里来的钱啊?”

何书瑜弹了弹孙山的脑门:“何氏有族田,有铺子,这些每年的收益,能维持学堂的运行,而且每年拜祠堂,每家每户都会捐赠。我阿爷去年还捐了50两呢。”

孙山了然,何氏家族家大业大,有钱人自然多了,身为何家的一份子,多多少少,也会捐款。

何书瑜傲娇地指着祠堂前的旗杆石:“看到没,每一个旗杆,代表一个人的功名,我们何家可出了好多有功名的人呢。”

孙山仔细数了一下,足足6个旗杆,上面有举人,有进士的,都是泰启年份,何家真厉害,新朝不过成立20几年,就有那么多人考取功名了。

何书瑜还说他们前朝也有人考取功名,只不过改朝换代,旧的旗杆就收起来了。

今天的何家村一日游,孙山大受震撼,透过祠堂的大门,后面的牌坊上刻着“诗书世泽”,正真演绎书香门第。

祠堂是重地,禁止任何人随便进出。

孙山和德哥儿自然无法参考何氏大祠堂,何况里面传出的朗朗读书人,更不准进去了。

穿过祠堂,又来到荷花池,德哥惊叹地说:“二表哥,好多荷花,好多荷叶,下面肯定有莲藕了。”

何书瑜笑着说:“等莲藕成熟了,就会放水挖莲藕,到时候就有莲藕吃了。”

孙山看到荷花池中央还停了一艘小船,也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的。

逛完荷花池,何家村就逛完了,何书瑜带着孙山和德哥儿穿过小巷。

孙山问:“二表哥,那栋宅子是谁的?”

这座宅子又大又庄严,特别是屋顶两边的镬耳屋非常独特。镬耳屋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唯有功名的乡绅方能采用。

果然何书瑜眼神艳羡:“这是京城何家的老宅,他那一支人才辈出,书蕴哥前几年高中,在翰林院干活呢。哎,当时我爷可羡慕呢,恨不得大哥也高中,让他威风威风。”

孙山,德哥儿,何书瑜相视一眼,捂住嘴嘿嘿笑。

何父想孙子考取功名的心正所谓司马超之心路人皆知,也得亏何书谨考上了秀才,让他有机会到处显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