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和小伙伴告别 142(1 / 2)

孙山想到何三老太爷给的100两,安心不少。要是因为读书,把孙伯民的储蓄清光,良心不安。

孙伯民这时候还未想过钱的问题,只想到孙山要离家,不在跟前,十分抗拒。

虽然这两年身子好了不少,但还是很瘦弱。相比一下德哥儿,个头矮一截,身子瘦一半。如今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孙伯民可不放心。

急切地问:“郑夫子,山子身子弱,我不想他到县里生活。”

郑夫子完全理解孙伯民的心情,理解归理解,现实又是另一回事:“伯民,去县里学也只能住宿了,离家太远,可回不了家。”

孙家村离县城要走半天,一来一回一天,哪里能来回接送。

孙家县城又没有房子,不住斋舍住哪里?除非住亲戚家。

郑夫子问道:“你县里有熟人吗?也可住到熟人家里,托熟人照顾。”

孙伯民眼睛一亮,想起孙小妹。她家在县城郊区,两个秀才的学堂都在“金榜题名”书店附近,距离孙小妹家只有一炷香时间。

孙山未等孙伯民说好,直接发表意见:“夫子,我住学堂。在学堂不用一大早起床走路上学,省了时间能读好一会儿书。何况跟学堂的学子一起,读书氛围更浓,更好读书了。有什么问题,能立即跟同窗讨论。”

郑夫子眼睛亮了亮,赞赏地说:“不错,想得真周到。”

随后一想要不要也把二孙子弘文弄到学堂住宿呢?起码学习的气氛好。

郑夫子的儿子郑大郎在“金榜题名”书店做掌柜,也在县里买了房子,儿子一家在县城生活,孙子弘文自然不用住学堂了。

孙伯民还想说什么,孙山又立即说:“阿爹,你放心,我能照顾自己的。我的性子你最明白,稳重,独立。”

孙山可不想到亲戚家寄人篱下呢。即使给钱,也不自在。不如住学堂,还能更好读书。

孙伯民无话可说了,孙山人小鬼大,一直很有主见。

郑夫子又说了一些叮嘱的话,然后给孙伯民一封介绍信,主要让洪秀才知道孙山是谁,是谁推荐过来的,学习状况如何,拜托洪秀才多多照顾。

孙山感激地接过信函,跟着孙伯民离去了。

叫孙伯民先回去,转入学堂,需要跟小伙伴正式告别。

郑夫子说了,上完今天的课,以后不需要来了。吩咐孙伯民找个时间带孙山求见洪秀才,过完年就到县城求学。

两年过去,杨清北和德哥儿升到中班,至于小班的人更少了,只有1个学子。郑氏学堂的规模也缩水了很多。

这两年全靠孙家人支撑,如果孙家人全部毕业,郑夫子的学堂会更凋零。哎,农家子读书,真得太难了。

德哥儿看到孙山,惊讶地问:“山子,你怎么来的?”

孙山独立成一班,并未跟大班,中班的人一起学习。

杨清北也惊讶,看了看天色,也快放堂了。山子走过来,莫非找人玩?

孙山坐在椅子上,把自己即将离开郑氏学堂,到县城读书的事说了出来。

杨清北和德哥儿瞪大眼,吃惊地说:“山子,你说什么?你要离开我们了?”

孙山难过点头:“今天是我最后一天到学堂了,过完年,就要到县里读书了。我过来向你们两个告别。”

主要向杨清北告别,德哥儿是孙家人,休沐回来还是能相见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