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沦陷(2 / 2)

夜。

唐文轩在巡查中发现一名中国女孩子要穿过闸北巡捕房卡口,去四行仓库。唐文轩便问她叫什么名字,要去四行仓库干什么?这女孩子道:“我叫杨惠敏,我要去送国旗。”

唐文轩顿时心中生起崇敬之情,命杜平负责接送。

终于。杨惠敏将一面国旗裹在身上所穿着的童军服底下,冒着战火危险自公共租界出发,成功将国旗送至四行仓库,并获得四行仓库最高长官谢晋元的接见!杨惠敏也携带了一份四行仓库守军人员的名单返回公共租界,当时名单上共有800个人名,因此被称为“八百壮士”,但后来证明这份名单是为了战时的保防需要而捏造夸大,仓库中实际上只有四百多名守军。

翌日。

杨惠敏所送至的国旗在四行仓库屋顶升起,大大地鼓舞振奋了守军士气与隔岸观战的中国民众,并获得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各国媒体之赞扬!

《申报》记者欧阳倩更是称赞杨惠敏是民族之光。

1937年11月1日,四行仓库中国守军撤退。

唐文轩心中烦闷,突然想起佐木良石也是日本间谍。

1937年11月5日,唐文轩的木子暗杀组经过连续三天的跟踪,终于成功击杀佐木良石。后来复兴社特务处戴局长截获日本电文,才知佐木良石原来是日本特高课课长,大佐军衔。因为在别的地方怕被复兴社特务处抓捕或者刺杀,所以一直躲在上海公共租界。而唐文轩当时的汇报只是击杀日谍一名,在上海公共租界公开名字叫佐木良石,可能有点小职务!

于是。

在复兴社特务处总部传开了,在某个王牌特工眼里,日本特高课课长,大佐军衔,只是个“小职务”!

1937年11月12日,日本侵略军全部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大量的中国难民涌入上海公共租界。唐文轩接到巡捕房总督察长维达的命令,竟然要他严防死守,不准任何难民进入上海公共租界。

唐文轩冷笑一声,便下令召集各巡捕房正副负责人来巡捕房总部开会。在会上,唐文轩慷慨激昂,当着巡捕房总督察长维达的面,下令必须不折不扣执行总督察长维达的命令,违令者严肃处理!

等唐文轩讲完,自然有不少巡捕房督察长提出难民人数太多,巡捕房警力不足,根本拦不住这么多的难民。唐文轩便拖延时间,让众人群策群力,合力一起想办法。等开完会,办法仍未想出来,却已经有约70万难民涌入了上海公共租界。

散会之后。

巡捕房总督察长维达老奸巨滑,自然也看出唐文轩在故意拖延时间,但此时小唐总羽翼已成,和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会的关系比他维达还好,他已经无计可施。

当下巡捕房总督察长维达把唐文轩叫到自己办公室,拍了拍自己的椅子道:“我知道你最终的目的是这张椅子,难民进入上海公共租界的锅我帮你背,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我知道你自己搞得定,但大英帝国本土的工作还是要靠我来做,才能保证不从本土派个巡捕房总督察长过来,所以你要向我表示表示!”

唐文轩笑道:“看来总督察长大人想要回国了!”

巡捕房总督察长维达坦然道:“是的!日本人太野蛮了,而且不遵守国际规则,是时候离开上海了!”

唐文轩道:“那先生在福州路99号的房子应该没有用处了,正好我住在那里也习惯了,我会给先生一个满意的价格。”

巡捕房总督察长维达伸出手道:“成交。”唐文轩笑着与他握手。

1937年12月1日,巡捕房总督察长维达因为阻止难民不力,引咎辞职。同时经上海公共租界董事局议事,并上报英国政府批准,由唐文轩出任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总督察长,这是上海公共租界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巡捕房总督察长。

翌日。

前任巡捕房总督察长维达将福州路99号的住宅,以市价的五十倍的价格卖给了现任巡捕房总督察长唐文轩。

维达先生显然对这次交易非常满意,临行前笑着对唐文轩道:“唐总督察长,如果将来我是说如果,你在你的祖国呆不下去,请来英国找我。”

唐文轩暗道:“你那里也不安全,会挨德国人轰炸的!”却道:“非常感谢维达先生,我一定会来看望你的,只是希望那时候已经是世界和平。”

唐文轩终于荣登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总督察长,这是他在1937年唯一值得庆祝的事。

1937年12月13日,民国政府首都南京沦陷。日本侵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惨无人道,长达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在整个“南京大屠杀”期间,共计有约30万中国同胞被杀,南京城三分之一建筑被烧毁,8万中国妇女遭到强奸。

唐文轩虽然早就知道历史,但亲耳听到这一消息,还是感到无比沉重和悲愤!这一夜,他久久未眠,痛恨自己虽然来到了民国,却毫无作为,只能眼睁睁看着历史悲剧的发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