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谁有这么大的面子?(2 / 2)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西门大妈一样毫无压力的扮嫩!

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小李飞刀一样的演技!

万幸的是,侯家庄那些百姓的目光让刘宏知道,自己的第一块基本盘已经稳了。

凭心而论,如果不是刘宏,侯家庄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者大多都会死在这场雪灾,哪怕是他们的家人也在努力的救助他们也没用!

因为这场雪灾来得实在是太过突然,而茅草屋被积雪压榻的时候正值傍明——傍明就意味着天色还没有完全明亮,同时也意味着青壮们已经饿了一整晚,体力得不到有效补充,再加上老人们穿盖的衣物和被褥又实在单薄,诸多因素使救人的难度成倍增加。

所以,侯家庄这些被解救的老者是真心感激刘宏这个未来的县官,而刘宏之前奶凶奶凶的模样,又让这些老者在感激之余,多生出了一份亲近之心。

感激和亲近,这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侯家庄的百姓已经彻底倒向了刘宏。

正如那些被解救的老者所言:侯家庄只认刘宏一个县官,谁敢招惹刘宏,就是侯家庄不死不休的死敌!

这个范围,包括侯家庄附近的地主豪强,也包括大汉朝堂上的三公九卿!

对于这个结果,刘宏表示很满意。

然后,刘宏选择继续收买人心,扩大基本盘的范围。

最起码也要把侯家庄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收入囊中。

只是这么一来,粮食的问题就再一次变得尖锐起来——仅仅只是一个侯家庄,刘宏就不得不派曹节去借粮,若是再多几个村子……

刘宏皱着眉头,嘴里小声嘟囔着:“粮食,粮食,上哪儿才能借到那么多的粮食?”

跟随在刘宏身边的刘鯈笑了笑:“君侯只怕是当局者迷啊。”

刘宏微微一愣,问道:“大夫何出此言?”

刘鯈笑道:“君侯让曹常侍和国舅爷去借粮,或许好借,或许不好借。”

“可是臣知道两个人肯定好借到粮食,不管要多少粮食,他们或许都能借来。”

听到刘鯈这么一说,刘宏顿时来了精神:“谁?谁有这么大的面子?”

刘鯈捋着胡须笑了笑:“第一个乃是高邑县令,潘正。”

刘宏一拍脑门:“不错,县令出面,或许比舅父和常侍更管用。”

毕竟是破家的县令,在大汉朝还没有彻底乱起来之前,那些个地主豪强在县令面前还真不够看。

别的不说,就说桓帝时的党锢之祸,其开端就是河南尹李膺处死了宦官党羽张成的儿子。

连常侍党羽的儿子都是说杀就杀,而且是在桓帝大赦天下之后,区区地主豪强,就更算不上什么。

只不过,在行营中的粮食真正耗空之前,刘宏并不打算让高邑县令去借粮。

“那第二个呢?”刘宏追问道:“第二个人又是谁??”

刘鯈笑了笑:“第二位,自然就是君侯您了。”

“曹常侍和国舅爷借来的粮食,和陛下借来的粮食,可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