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刀剑之术(2 / 2)

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的这位大名鼎鼎的武术名家——柳印虎大师。

舒青感觉自己这第二轮的抽签有点衰。

柳印虎大师,河北故城人。曾习形意、八卦多年,在首届国术国考上获中等。不久即与胡凤山、曹晏海等名家一起拜在孙老门下。

柳印虎大师身体矮胖,尤喜太极拳术并得孙氏八卦剑之传。柳从孙老学习数月后,即有长足进阶。

一次,柳与中央国术馆的少林门科长马裕甫公开比剑。

马裕甫是首届国术国考最优等获得者,功夫颇硬。

比试时,双方都用竹剑,且都带上头盔、护具,头盔配有用钢丝制成的面罩。一交手,柳印虎剑随身变,其剑法、劲势均占上风,马裕甫难以招架。

交手未几,马裕甫已身中数剑,不觉恼羞成怒,遂弃手中之剑,一手攥住柳刺来的竹剑,另一手去揪柳印虎的面具,欲将柳掼倒在地,双方纠缠恶斗一团。

杨松山见状,急忙上去劝解,将两人分开,遂比试作罢,然高低已分,从此柳印虎善剑,为同人所识。

柳印虎笃于太极拳,为了潜心研究,心无旁鹜,未参加浙江和上海的国术大赛。

其从孙老习太极三年,是同期弟子中对孙氏太极拳学得最专的一个,故颇有心得。

想到这位名家大师的相关资料,再看着对方手中的兵器长剑,一阵胆寒从心里冒出,想着要不认输。

一抬眼,就看到自家师父和义轲师兄都关注着自己,尤其是很难得见到一次笑脸的义轲师兄,正在笑眯眯的盯着自己。

舒青立马知道,认输的下场,怕就是地狱级别的修炼,定了定神,咬了咬牙,面对这些让他异常尊敬的名家大师,只得心里默默道个歉。

然后想对方行礼,潇洒的转了个剑花,直接孙氏八卦剑起手。

这让场内外的人都眼神一亮,尤其是柳印虎大师,更是眼含喜色,似乎对于这套剑法很是热衷。

双方开始在场上你来我往的进行试探,并没有影视剧中表现出来的飞舞碰撞,而是稳稳的双脚蹚地,长剑在周身不断左右突来支去,打量双方的距离。

看到谨慎小心,四平八稳的舒青,孙义轲先生暗暗点头,对这个小师弟感到一丝满意。

这要是让舒青本人知道,估计得乐疯,毕竟能让如此严厉正经义轲师兄满意,那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只不过现在的他本人,正忙活着和一代名家柳印虎斗智斗力。

不要认为武术就是简单的运气、出拳、击倒、收拳这几个步骤,这里边实际上包含着更多科学上运算。

包括物理学上的一些力的运动等,很多近现代的大师高手,都会在物理学方面有着一定研究,来作为修行上的辅助。

柳印虎和舒青不断用长剑试探的过程,就是丈量距离、寻求战机,最后达成一击必杀的结局。

武术对战,除了前期的试探和谋划外会花费大量时间,一旦直接相互接触,都是力求快速、干净利落的一击必杀,让对方失去战斗能力。

感觉自己和柳印虎大师之间的试探有点过于漫长,舒青心里暗暗一狠,卖了一个破绽给对方。

该说不说,名家大师的眼力果然惊人,自己这边刚要故意拉开个缺口,动作起步未完成,一点寒光先到,随后长剑直鸣。

舒青早就在露破绽时留下后手,看到对方如此干脆利落的一剑直刺,反手一旋,长剑由下至上,荡开对方的直击。

随即脚下步伐不断变换游走,正是配合孙氏八卦剑的八卦步。

众人眼前一花,只看到舒青破开凶险一刺,然后悍然挥舞长剑近身,打了一个对手出剑未收力的时差。

柳印虎神色一紧,脚下连连后蹬,拉开距离,手中长剑不退反进,半空画圆,竟然斜刺舒青的下肋。

好一招围魏救赵!

舒青眼里露出惊叹,这些名家果然不是盖的,短短的一瞬就找到破解之法。

见不能一击必杀,他也按下心急,快速的收剑侧击,两把长剑在空中接触,发出一声‘叮——’的脆响。

随后二人再次分开,立于场地左右。

双方一攻一防间,尽显智勇,让旁观者不禁鼓掌大喝,声援之音,久久不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