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乾武皇帝驾崩(2 / 2)

“陛下!”

“陛下!”

一众文武百官痛哭流涕,他们尽情地嘶吼着,哀嚎声、哭丧声和叫喊声响彻整个大明宫。

不管那些文武百官是不是真心实意,烈祖皇帝朱慈烺终究还是回不来了,他永远地离开了大明。

“若能光复故土!陛下怎能屈尊在此啊!不得入葬!”

不知是哪个忠臣的声音,让整个丧礼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就连穿越到这个世界足足有十六年的皇帝朱和圣也不禁潸然泪下,他清晰地明白,灵柩里的烈祖皇帝朱慈烺在断气前曾紧握着他的手喃喃“勿忘北伐”四字,这次不下葬也是烈祖皇帝朱慈烺的意思,那个死去的穿越者前辈大概是想要以此激励他们北伐罢……

说实话,朱和圣自认为烈祖皇帝朱慈烺已经尽力了,能够在北京城破之前带着数千亲兵杀死崇祯的守财奴国丈周奎一家,抄出六十多万两白银。

(在原先时空,周奎就是守财奴,崇祯皇帝号召捐银,不仅一分不出,反而还贪污自己的女儿周皇后的捐银两千两,最后在城破之后被李自成的军队严刑拷打,刮出了五十多万两白银和珠宝,出狱后没多久就归西了。)

还到山海关去拉拢吴三桂的兵马,还没有给砍了脑袋,已经很牛了,最厉害的更是朱慈烺在南下的途中拉拢了足足数万兵马。

凭借着手里的兵马,朱慈烺在南下的时候向一些大地主和大富商“借”了许多钱粮,其中光是白银就足足有一千万两之多,尽管不如李自成在北京城的战绩,但这也很可以了。

朱慈烺就凭他的皇太子身份和数万兵马在江南站住了脚,最可恨的是那些文官还提出朱慈烺不准让他的兵马南下,直到朱慈烺兴兵南下击杀了一些文官之后才能够勉强继位。

那些文官还试图让朱慈烺遭遇落水事故,让福王朱由崧或其他藩王来顶替朱慈烺的位置,直到朱慈烺又大开杀戒之后,南方的局势才勉强稳定下来。

当然,满清还是不出意外地南下了,他们一路击败了李自成的顺军,占据中原,朱慈烺出于抵抗清军的需要,与各大农民军首领议和,弱的就给了合法身份,强的就捏着鼻子议和,总算是延缓了清军的攻势。

之后,清军还是不出意外地作死,颁布了剃发令,这让北方的农民军势力的反抗更加激烈,南明政权得到了喘息的时机。

再加上张献忠的战死,大西政权余部大多降明,四川大部被明军接收,李自成在湖北遭遇地主武装的袭击之后毙命,大顺政权余部大多降明,湖北多地被明军接收,这自然是引起了满清的觊觎。

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责令兵马三十万南下兵分五路,朱慈烺率五万兵马在武昌一线与满清决战,大败十万清军。

此后,朱慈烺火速回援,将南直隶的清军击退,亲王多铎狼狈逃窜,南明政权总算是暂时稳固了下来。

河南会战,满清出兵二十万,大明出兵八万,于黄河南岸决战,明军趁清军半渡之时出击,将清军一分为二,阻断了清军,还用新式武器击碎了满清五万八旗精锐,绿营死伤近十万,如果不是南明内部作乱,满清恐怕要亡国。

可惜,南明内乱,朱慈烺被迫带兵平叛,歼灭各路叛军数十万,击杀匪首数百人,但南明山河破碎,已经失去了北伐的大好时机,只得休养生息。

僵持的局势并没有让这个大明停滞不前,烈祖皇帝朱慈烺不仅将土地国有化,甚至发明了新的炼钢法,大炼钢铁,大兴军工,操练新军。

新任皇帝朱和圣是先帝朱慈烺的幼子,今年只有十七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朱慈烺的其他儿子表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各个都是优秀的废物,只有一个身为穿越者,大脑又稍微正常的朱和圣继承大统。

当然,这不排除朱慈烺看出了朱和圣是一个穿越者的可能性。

这个答案,躺在灵柩里的朱慈烺大抵是无法回答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