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战前的大明水师(2 / 2)

所以说嘛,大明水师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吞金兽。

至于这一切,刘家港造船厂的众人大抵是看不到的,他们正在建造第三十六艘郑和级战列舰。

据说,郑和级战列舰,宽三十多米,长六十多米,吃水十米,排水一千吨,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战列舰。

当然,为了制造郑和级战列舰,大明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制造一艘郑和级战列舰就需要差不多一千多棵树,不光是这个,郑和级战列舰还对树木有严格的要求,有问题的树木只能淘汰掉,光是挑选树木,就调集了大明全境的树木。

而且,树木经过长时间的晾晒,排除了木材内的水分后才能开始动手,再之后还要进行加工,直到成为一艘真正的战船。

在经过改造后,郑和级战列舰能够容纳数十门火炮,同比其他的战舰,郑和级战列舰简直就是天神一般的存在。

为了让船的航行寿命更充足,先帝朱慈烺更是破天荒的提出了船底覆铜的设想,虽然被工部的官员们给实现了,但是高成本的支出更让其他的官员们心怀不满。

直到朱和圣继位,他们就撺掇着朱和圣停止对大明水师的过高支出,但令人费解的是,朱和圣依旧延续了富养大明水师的政策。

理由嘛,很简单,水师保海权那一套嘛。

海军不是没用,只不过是对一个不想开拓的国家没用罢了。

“老马,你想到三保太监下西洋了吗?”

一名身穿蓝色棉衣的李姓船工向龙骨前仔细检查的一名船匠喊了一声,顺手把怀里装着白酒的酒囊扔了过去。

“此话怎讲?”

那个马船匠歪歪头,接过了酒囊,神情有些不解。

“你知道吗?帝国在大明水师上投入了将近一半的军费,百姓苦不堪言,文武百官极力要求陛下减少对大明水师的投入,这可不就是当年三保太监下西洋嘛,没多少年,这一切怕是要……”

“害……”

说到这里,那名李姓船工面露忧虑之色,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见到那名李姓船工如此沮丧,马船匠也是拿起酒囊就把酒往嘴里灌,感觉到身体暖和后,他就开始安慰李姓船工。

“李星啊,不要急,既然先帝在大明水师上投入了这么多,那自然也不是光为了劳民伤财,肯定是有什么深意的,现在还没有关停我们的船厂,不就是因为大明水师还有用吗?”

“想想被大明水师保护的渔民,想想被大明水师保护的海商,再想想伪郑海盗,怎么想陛下都不会对大明水师动手的吧?”

听到马船匠这么说,李星并没有高兴,反而还慷慨激昂地说道:“当年宣德年间也搞了下西洋,可搞了一回就完了,宝船停建,那时候的文武百官可想过我们大明水师还有用吗?!”

“傻鸟,看《大明报》!你还郁闷上了?!”

马船匠直接掏出口袋里被折皱的《大明报》,李星见状连忙跑了过来,直接抽走了《大明报》,放到了自己眼皮底下。

“《大明第一岛链论》?夷洲与大明的人种关系?什么东西啊?这跟大明水师有什么关系吗?”

乍一看,李星真看不出什么东西,但马船匠很快就看不下去了,直接开口了。

“说你傻就是傻,看看那些地方都在哪?”

咚!

在马船匠的提醒下,李星的大脑如同被惊雷劈到了一样,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瞬间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大喜道:“好极!陛下要光复海外故土!大明水师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马船匠笑了笑,点点头,说道:“看来你悟性还不算太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