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应天震动51(1 / 2)

阳历一六八九年,宣武二年四月十七日。

大明第二帝国陪都,应天府。

清晨六时,天色蒙蒙亮,这座沉睡一夜的帝国的心脏正在慢慢地苏醒过来,一个个卖力飞奔的卖报人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间,卖报人的吆喝声一起吸引了晨起后准备上班、工作、学习、忙碌的应天市民们的注意。

“号外!号外!江淮大战帝国大获全胜!”

“伪清悍然袭击帝国江北之地!大明北伐军正在奋勇反抗!全歼伪清南征军主力!”

“战事结束!大明北伐军浴血死战、前赴后继,伪清百万大军横尸遍野、仓皇逃窜、死伤无数!”

“伪清地主骄横狂傲,拒绝了大明土地员的和平善意!悍然攻击大明土地员,这是在挑衅帝国,这是在挑衅陛下!为保护土地员,我大明北伐军被迫实施自卫之还击,将叛贼斩首示众!”

“陛下有令!我大明北伐军虽战果累累,但伤亡惨重,为防止帝国子民家家披麻戴孝,决议暂缓北伐事宜,修养生息!”

行人们纷纷掏钱买报,然后或急促地着看着《大明报》或三五成群地聚在某处议论纷纷。

“怎么会这样?伪清的地主老财怎么如此顽抗?!”

“这还用说?肯定是伪清的地主不知天高地厚,狂妄自大,得寸进尺地进攻了呗!然后就被帝国大军踏平了呗。”

“哼!这群伪清的地主当真是不自量力!居然如此狂妄,胆敢这般挑衅帝国,帝国大军早就该狠狠地教训那群畜牲了!”

“几十年前,帝国境内不听话的地主可是被先帝带兵都狠狠地清洗了一遍,有的不听话的顽固分子可是被活活凌迟!”

“不过伪清当真是孱弱,才一个月多,就兵败如山倒,真是一言难尽啊……”

“听说陛下仁慈,留下了不少汉奸和满人,听说是让他们去边陲劳动改教,让他们深刻体验到自己的错误,真是圣君啊!”

“不错!陛下对伪清那帮畜牲确实太客气了!虽说宽仁是美德,但也要注重方式方法,依我看,让那帮畜牲累死也是一种善良。”

行人们有的喜笑颜开,有的感慨万千,有的忧心忡忡,有的义愤填膺。今天是四月十六日,在今天和过去的两天里,整个应天府、整个帝国都被这场快速的胜利给惊动了,而《大明报》的新闻报道更是一波三折。

大明新闻媒体向大明国内发回了一个特大重磅新闻:皖北全境光复!北南直隶全境光复!大明北伐军已经有序推进至伪清山东省和河南省一带。

《大明报》很快就编造出了一波三折的过程。

根据报纸上的描述,广大帝国民众知道的是这样的:宣武元年十月初,伪清酋长康熙伪帝趁帝国先帝驾崩,悍然发兵百万南下江淮,陛下甚是担忧帝国民众安危,为防事件扩大,我大明天朝决议与伪清伪帝和议,但伪清康熙伪帝拒绝和谈,坚持南下,我军在忍无可忍之下,命令帝国边军果断反抗人数十倍于帝国边军的伪清大军,并组织数支部队调往江淮,准备参战。在帝国边军的奋勇战斗下,伪清军队伤亡惨重、溃不成军。

三月初,北伐军元帅兵部尚书李定国、陆军大臣刘文秀等北伐军的高级军官已向伪清南征军主将图海正式提出强烈抗议,要求伪清军队为此事件负责,并表示帝国愿为维护帝国和平而以大局为重、忍让退步,但绝不会让无辜惨死者白白丧命。

当时,伪清南征军主将图海正在安徽省亳州城,由副将纳兰容若负责此事,纳兰容若一方面推托声称图海不方便出面,他本人无法做主,要请示康熙伪帝,一方面暗地里继续调遣部队,阴谋全面南下,妄图形成以便于伪清军队突然发动攻击的有利之势。

北伐军主帅李定国、炮兵部部长杨志华等人积极奔波劳累,致力于和平解决此事件,纳兰容若假意派先锋佟里亚、都统奴儿蛤吃等人与北伐军元帅李定国进行谈判,达成三条协议,一是双方军队立刻停止武装冲突;二是双方军队撤回各自防区,三是双方联合签订停战协议。

但伪清谈判代表人员奴儿蛤吃等人拒绝在书面协议上签字,表示只愿以口头协议方式达成所谓的谈判结果,北伐军主帅李定国对此深感不安,怀疑伪清居心叵测,因此试探性地要求伪清军队先行撤离以证和谈诚意,并且北伐军主帅李定国率帝国部队先行撤离两军对峙区域以证帝国和谈诚意,但此善意请求再度遭到伪清的蛮横拒绝。

随后,伪清于灵璧县对帝国军队展开进攻,大明北伐军猝不及防,伤亡甚大,北伐军主帅李定国已别无选择,唯有命令北伐部队展开全面反击。

大明北伐军与伪清南征军队在灵璧血战,虽然大明北伐军遭到伪清南征军处心积虑、蓄谋已久的突然袭击,但大明北伐军广大将士同仇敌忾、舍生忘死,给伪清南征军造成巨大死伤重创,狂妄的伪清南征军被大明北伐迎头痛击,死伤无数,大明北伐军也有数十将士不幸伤亡,大明有一股奇兵突破了伪清防线,开始进击徐州,徐州光复,为警示满人言而无信和纵兵劫掠之罪,我军和徐州百姓被迫酌情清理徐州满城。

由于大明北伐军的奋勇反抗导致伪清南征军阴谋落空,伪清主将图海和纳兰容若在心惊肉跳、手足无措之下,厚颜无耻地向李定国元帅提出停战和谈,再次玩弄和平谈判的诡计,试图麻痹蒙骗大明北伐军。

李定国元帅一方面仍然试图为维护和平而尽最后努力和希望,一方面考虑到己方伤亡很大,急需休整,因此同意双方停战谈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