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125(2 / 2)

周邈看向孔鲋,褒衣博带的儒生穿着,没有记忆点的长相。

这就是那个‘为陈王涉博士’的史上第一个造反的读书人,‘鲁壁藏书’的孔子八世孙孔鲋啊?

话说秦始皇焚书,幸得孔鲋将儒家经书藏于孔子故居的墙壁中,儒家经典方得保存的‘鲁壁藏书’的故事不知真假。

但做过陈胜的博士,这事却是史记明确记载了的。

作为始皇陛下唯粉,对于孔鲋说不上多大恶感,却也没什么先天好感。

周邈不言不语,受了孔鲋率数百儒生,齐齐躬身对他行的天揖大礼。

既说‘拜见’,没行跪拜之礼,这算不算礼仪诈骗?

——好吧周邈承认,他就是在挑刺!

从近前来见后,仙使周邈都不曾发一言,神情清冷,不辨喜怒。

但无论如何,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孔鲋开口道:“儒生孔鲋,幸为孔子八世孙,却不能约束门人,昨日竟叫二十狂生拦路仙使,实在羞

愧啊!”

周邈神情不似恼怒,开口却是:“儒门又非孔门,尔倒也不必为所有儒生的言行负责。昨日二十儒生的倨傲不逊之举,与你孔鲋又有何干?”

孔鲋:“……仙使仁善,方不迁怒吾等。”

孔鲋装聋作哑,孔襄喜形于色。

叔孙通见此情形,便知尊师是拉不下脸来,幻想糊弄过去了。

仙使·阴阳师新手·周邈:难得他阴阳怪气一回,就这?

孔鲋到底会察言观色,立即找补:“然孔鲋幸为孔子世孙,沾了孔子的光辉,儒生难免礼遇两分。”

“孔鲋既得拥护,便该尽到垂范与约束之责,为正儒门风气而略尽绵薄之力。”

最终请罪道:“因而孔鲋率众儒生前来请罪,亦将二十儒生捆缚前来,听凭仙使处置。”

说完,孔鲋躬身长揖不起。

周邈:你这说了知道是请罪,不说还以为是纠集数百儒生,来找他行逼迫之事呢!

#我都带着数百儒生亲自来给你请罪了还想怎么样#

#你是接受便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

周邈看着长揖不起的孔鲋,就像在看#你不接受我求婚我就不起了!#

呸!换个说法:#虽然我家人犯了罪但请看在我的面上饶恕了他们,不然我就不起来了!#

在此光阴似乎被无限拉长的焦灼里,叔孙通也是心思急转。

不能说孔鲋临阵变卦,他确实如事先商议的那样说、那样做了。

然一切都在天音响彻全城时就彻底变了,何况仙使哭庙的言外之意,也已经决定此时他们的言辞,应当与时变化。

果不其然,对面的仙使不曾叫起孔鲋,反侧头与一身边下吏耳语起来……

周邈小声问:“陛下有给我带什么话吗?”

连夜往返咸阳送信的吏员,心中不由暗叹:陛下果真料事如神!

也小声答:“陛下曾言,若仙使问臣此话,便转告仙使:[可见机行事,朕信仙使]。”

始皇陛下他真的!用人不疑!

“那我就放心了!”

周邈回头时,心底坏水儿已经咕涌起来!

正打算像昨日在大街上

那般,大展神威:

“尔等……”寄居庙旁,蒙荫先祖圣光,便以为也成了半圣,无官无职也可越俎代庖,动用私刑捆缚犯罪黔首了?

但仙使斥责的话未及出口,便有一员儒生一步出列,干脆利落地一个拜见大礼,跪拜在地!

“儒生叔孙通,向仙使请罪!”

半口气都没歇,无缝接上:“确如仙使之言,昨日做出那拦道仙使、出言不逊之事的二十狂生,并非儒门之门徒!

实乃窃居先师墓旁,偷飨祭祀的寄生虫豸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