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206(2 / 2)

周邈自顾自继续道:“我对如何烧制瓷器一窍不通,只是晓得如果烧瓷的温度不够,可以用风箱吹火,还能改进炉窑,用依坡而建的长条形‘龙窑’烧制。”

“烧制瓷器的土似乎也有更高要求,有名的又记得的,就是高岭土——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

周邈突然又想到:“短时间内想要速成,烧制出瓷器,其实也有条捷径。”

“秦时的陶器代表是那什么兵马俑,而汉时陶器创新则是铅釉陶,有黄、褐、绿色,而盛行的绿色就是青瓷的前身。”

“铅釉陶,只需七八百度,就能烧制出均匀的釉面。若改用高岭土和龙窑,较容易就能烧出漂亮的青瓷了。”

虽然周邈含糊其词,以‘那什么兵马俑’代称,但在座皆知他所指。

大秦君臣:至少懂得避讳了,有所进步。

在短暂又微妙的欣慰之余,殿中大秦君臣皆是‘不出所料’的心绪。

而嬴政最终一锤定音:“劳烦周邈你,将风箱和龙窑的结构形制描写出来,再把烧制瓷器的诀窍誊写一份,朕

令少府即日起建窑钻研烧制。”

虽然以输出盐、茶和瓷器,购入羊毛及其他物产,挟制周边势力,不是三两日之功,至少也要等到八方驰道彻底贯通后。

但未雨绸缪,早早行动起来,总归没错。

“好嘞!”

……

周邈带着方岩和燕,搬上围炉煮茶的家伙事,又原路回到六英宫。

接着铺纸磨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将所有他知道,又觉得可能有用的,有关茶和瓷器的知识,全部落于纸上。

不焦不躁,安静认真地写了一摞。

停笔时,已经日跌末时,稍作准备等到晡时,就该要吃夕食了。

一贯去王家请教王翦老将军的韩信,都是吃了夕食再回来,今日却提前回来了。

且神情不似往日活泼。

虽然在其他人看来,十一岁的韩信从来一副高傲模样,表情似乎没什么两样。

但在周邈这些熟悉的人看来,却能发觉他今日情绪尤其低迷。

或者说,自周邈先前一**典回到咸阳,韩信似乎情绪就不太高了,只是今日尤其低迷。

“信崽,怎么了?”

周邈一如往常,招呼着斩首论功、已被封‘小爵(士级爵)’中‘簪袅’爵的项籍,以及兵仙崽坐下用夕食,关切地问道。

“今日王家不方便吗?你怎么没像往常一样用了夕食再回来?”

近一年相处,仙使和两个座下童子已经建立起信任,平日有话都愿意直说。

韩信也如往常,坐到周邈右下首位,拿起添上的他那一副碗筷,一起用夕食。

“入冬之后,一场雪下过,王老将军便染病在身。”

“自此时好时坏,病气缠绵。近几日以来愈发恶化了,今日整天都没能起来。”

王翦老将军是一个睿智老者,韩信不止在兵法一道多有受益,还承蒙指点了许多为人处世之理。

对王翦老将军,韩信是事之如大父。

“榻前侍奉一日,未免叨扰,便没留在王家用夕食。”

周邈闻言,也感伤起来。

王翦老将军的孙子王离,都比他还大上好几岁,可见王

翦确实是老人了。

而算算时间,历史上的王翦也大约就是在近两年离世了。

更有史记记载,王贲也是在秦二世登基之前,就已经离世,因此王家才只有王离出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