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阻击 123(2 / 2)

按照大显的兵制,军印与印鉴互不相通,保管者也各不相同,兵部明令印鉴图章必须一致,方可调兵。但凡事皆有例外,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同时有两位朝中三品以上大员的亲笔书鉴,再加上皇帝亲授的令牌,便可调动不超过五万人的兵马。

此次离京,燕同律早已授下令牌给沈月明,而任凤池官居二品,况且执掌天下刑狱,天子近臣,素来以纯臣自居,从不结党营私,有了他的这枚亲笔书鉴,更是如同加了一道尚方宝剑,最是稳妥不过了。

任凤池双手负后而立,低眉沉吟,方才沈月明的一席话,他心里明白,这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且不说顾恒之是否有冤屈,单说这兵临城下,如果此番不能齐心协力共抗外敌的话,恐帝都危矣。

须知这三品以上大员的亲笔书鉴亦是国之重器,若是萌生反意者,一旦事发,便是诛灭九族的大罪。此事结束后,朝中好事者定会将自己划入护国侯一脉,再不是纯臣一途。任凤池垂目良久,方才长吁一口气,也罢,就当是还给顾恒之的吧。

“就算这领兵之人和兵马都有了着落,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顾恒之早已亡故多时,临川卫被流放至今,早已人心涣散,怨气横生,况且此番阻击凶险无比,近乎有去无回,能有几人愿去?就算有御赐令牌,再加上本督主与沈侯爷的亲笔书鉴,他们也未必肯听从调遣”,任凤池缓缓地说道,此话一出,便知他同意交出书鉴了,沈月明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顾嫣然慢慢地站起身来,原本苍白的脸上竟透出一丝不正常的潮红,她走到任凤池跟前,举起手中的残印,目光坚定地说道:“有了这枚军印,他们一定会去,因为他们是临川卫,曾经大显最精锐的部队,所有的将士们皆是铁骨铮铮的大好男儿。这次本宫亲自去迁安县调兵,他们是我父帅倾尽心血造就的铁血战旅,有着军人绝对的忠诚和热血,本宫一定能带兵前来驰援”。

沈月明按捺下心中的酸楚,冲着顾嫣然微微一笑,她本是顾伯伯的爱女,幼年时常混迹于军中各处,与临川卫的众将领本就相识,他们待她如子侄,此番若是她带着军印和书鉴前去求援,这事可成。

嘴角微微上扬,李瑞百感交集地看着顾嫣然,他们夫妻,阔别近四载,终于就要并肩作战,携手同行了,这次,他一定会舍命相陪,不会让她再孤单了……。

华灯初上,已是入夜时分,众人商议,由李瑞先带两万人马前往碧幽县迎敌,顾嫣然连夜前去迁安调兵,南荣朝廷刚刚经历皇帝薨逝和南砣伽的叛乱,又面临西略的入侵,人心不稳,个个自危,礼亲王离天叶有些应顾不暇,任凤池为人精明强干,熟知宫廷法礼,便留在樊郡协助一应事务。

龙蔓葵果已变成了乌黑色,须在二十四个时辰内入药。此番启用了三品以上大员的书鉴和皇帝御令,已是大事。况且前去调兵的还是罪臣之女顾嫣然,必定会惊动当地官府。虽说沈月明深得皇帝宠信,任凤池公正严明,但新帝毕竟登基不久,朝中风云诡谲,不乏心怀鬼胎之辈,为防小人趁机作乱,构陷忠良,沈月明亲自赶回渭城,面达天听,才最是稳妥。

西略蓄谋已久,来势汹汹,仅凭临川卫的四万人马,只能暂时抵挡,拖延时间而已,须有大显的大军前来,方能化解此次的危机。这次除了送回龙蔓葵,当务之急便是派兵前来增援。

昏黄的烛火,漆黑如墨的夜空,黄色的幔帐之中,传来一阵阵咳嗽声,徐永熙轻探脉象,良久不语,燕同律眼里滑过一丝哀色,低声问道:“徐院首,可有什么不妥?无需隐瞒,朕要知道”。

徐永熙退后两步,躬身行礼道:“陛下且宽心,虽说沉疴已久,但近日龙体将养得不错,只是天寒阴冷,不可着凉。侯爷前去南荣的日子也不短了,归期将近,待微臣将龙蔓葵果制成药丸,便可缓解病症”。

待到出了殿门,抬手轻拭额头上的汗,晚风吹来,遍体生凉,这位太医院的院首大人,这才惊觉自己早已汗湿透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