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魏国公更不会容忍! 12(1 / 2)

现在他们都是对大明现状不满的人,同舟共济,谁也不会去告发谁。

短暂寒暄后,朱标趁热打铁问道:

\"窦兄,你刚才提到的户籍制度,在下有些疑问。\"

\"现在大明的户籍并未禁止工匠、军人参加科举,为何你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只要家中有人立志科举,依然可以读书入仕,岂会受户籍影响?\"

朱标问完,窦澈和张老道相视一笑。朱标不明所以,正欲追问,窦澈笑着反问:

\"朱兄家境一定不错吧?\"

朱标尴尬地摸了摸额头:

\"呃……是,父亲当年虽吃过苦,但我出生后家境已有改善。\"

窦澈点头笑道:\"这就对了,朱兄家境富裕,自然不了解百姓的困苦。\"

\"朱兄啊,读书科举并非说说而已。\"

\"拿最常见的军户为例,朱兄觉得我大明士兵每月的军饷如何?\"

\"足够养活一家五口,甚至比一些大明官员的收入还要高!\"

朱标斩钉截铁地回答,如今的大明尚未陷入晚明军备废弛的颓势,称其为虎狼之师也不为过。

窦澈点头,接着说:

\"既然朱兄了解得如此清楚,自然明白我大明的军户制度,每户必须提供一名成年男子参军,其余子女可自由就业,对吧?\"

\"正是如此,但即使如此,军士们在军营生活,把军饷寄回家,怎么就不能供一个读书人呢?\"

\"哈哈——哈哈哈——\"

朱标一问,张老道顿时笑趴在地。窦澈无奈地看着抽搐憋笑的张老道,又看了看脸色铁青的朱标,摇头笑道:

\"你说的是理想状态,也是朝堂上许多大臣的想法,但政策实施起来,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窦澈脸色一正,看着朱标继续说:

\"如今大明四面征战,谁也无法保证下次领军饷时人在何处,对吧?\"

\"对。\"

朱标下意识地点点头。窦澈则连珠炮般继续道:

\"既然不知身处何方,也就无法找固定人帮忙运送军饷,到时候天南地北,寄回家的军饷能毫无损耗吗?\"

\"更何况大明四处烽火,假设一个军户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在前线,政策规定家中必须留人随时准备替代可能阵亡的儿子入伍。\"

\"那么,这位军户的继承人是否需要训练?怎能允许一个未经磨砺,毫无战斗经验的年轻人在战场上白白送命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