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近来可曾研读历史? 26(2 / 2)

思绪至此,朱标忍不住开口:

“近来可曾研读历史?”

朱允炆迷茫地摇摇头,看着吕氏,心中略感不安。

朱标却不以为意,缓缓说道:

“既然如此,父王给你讲个故事吧。”

“东汉时期,有位宗室名为刘备,他为了成就霸业,三次登门请教贤能之士……”

朱标讲述的故事,让朱允炆第一次听到“三顾茅庐”,不禁张大了嘴巴。

片刻后,看到朱标慈祥的目光,朱允炆奶声奶气地说:

“父王,儿已铭记于心。”

“孩儿将来定会如刘备一般,以礼相待天下英才。”

“哈哈……”

朱标开怀大笑。

他没再说什么,将朱允炆放回地面,整理了一下略有皱褶的太子蟒袍。

大步走出庭院,坐上轿撵。

“启程!”

随着朱标一声令下。

三声清脆的净街鞭响彻天地。

浩浩荡荡的太子仪仗队缓缓前行。

马化后的提醒下,朱标并未展示全副仪仗,全队规模达四千人。

这样的队伍出行,不是彰显重视,而是给窦澈带来麻烦。

此刻,队伍虽只有五百人左右,但也气势磅礴。

离开东宫大门,太子队伍引起了整个皇城的关注。

六部五寺纷纷侧目,凡是有官职者都在揣测,太子如此兴师动众,究竟为何?

一时之间,太子的动向成了金陵城的焦点。

然而,众人越看越疑惑,他绕了半个金陵城,怎么像是去翰林院?

金陵城的消息传播迅速。

当太子的轿撵离翰林院还有两里地时,翰林院的官员们已整齐地聚集在前院中央。

从翰林院学士到下,人人严阵以待,等待太子驾到。

在紧张的等待中,众人也开始胡乱猜测太子的来意。

“茹兄,你消息灵通,太子此行何为?”

面对同事的询问,茹瑺苦笑摇头:

“你问我也没用,我也不清楚。”

“不过来翰林院,无非就是那些事。”

“耐心等待便是。”

茹瑺话音刚落,旁边一位四十多岁的老翰林抚着胡须,得意洋洋地说:

“听说太子东宫的皇长孙今年快六岁了,莫非太子爷要来选皇孙的老师?”

“不至于吧,这种事不是皇帝亲笔钦点的吗?”

“也不一定,咱们这位太子爷的地位你不清楚吗?”

“若太子爷选好了人,皇上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闻言,众人纷纷点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