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您说的是怎么回事? 53(2 / 2)

朱元璋眯起眼睛,犀利的目光直射窦澈。

“这次朕就赐你一次恩典,只要你能通过正当途径扳倒郭桓,并妥善处理空印文书一案。”

“朕就赐你一项至高荣誉!”

说到此处,朱元璋稍作停顿。

就在刚退朝匆忙赶来的朱标推开门那一刻,

朱元璋口吐金言,高声宣布:

“你不是不愿做官吗?”

“只要你能完成此事,朕就特准你成为太子座上宾!”

【此处剧情解析,朱元璋虽残暴嗜杀,但他不会轻易诛杀无辜,洪武四大案背后的诛戮皆有政治考量,因此朱元璋与窦澈之间的矛盾在于他希望太子和窦澈按自己的道路行事,而非完全颠覆太子党,所以他会对窦澈打压、刁难,但不会杀害窦澈。】

“重八!”

“父皇!”

朱元璋此言一出,立刻引得全场哗然。\"

即便是窦澈,也惊讶地抬眼看向朱元璋。

在明朝的东宫制度中,太子座上宾并非官职称谓,

而是一种特殊的身份象征。这意味着窦澈一旦接受,他将成为与太子平起平坐的贵宾,而非明确上下尊卑的君臣关系。

这无疑是一份沉重到足以压垮人的厚礼,

同时也可能使人因无法承受而窒息。

因此,马皇后与刚进来的朱标均异口同声地出言劝阻,但朱元璋似乎心意已决,拂袖断然道:

“皇后与太子不必多言。”

“圣意已定,毋庸置疑!”

尽管在私下场合,朱元璋的家庭地位或许不高,

但在公开场面,当皇帝金口玉言一出,

无论是马皇后还是朱标,都必须给足面子。

见两大阻力暂时退至一边,朱元璋这才得意洋洋地紧盯着窦澈。

“怎么样?你敢不敢接受朕的这个赌约?”

“如果你不敢接受,正巧翰林院散馆,你就老老实实去兵部历练一段时间。”

“以免你这好高骛远的傲气愈发嚣张!”

朱元璋的话语可谓极尽严厉,

马皇后和朱标则满脸焦急地望着窦澈不住摇头,

他们清楚地看出这个赌约背后的巨大陷阱,

自然不愿窦澈轻易涉足其中。

然而窦澈却仿佛全然未察,拱手回应:

“草民领旨。”

“哼!”

朱元璋一时语塞,似未曾料到窦澈竟如此坦然接受。

然而话已至此,朱元璋只能深深地看了窦澈一眼,鼻中喷出一道气息,颇为不甘地说道:

“退下吧。”

“你要记住,你现在已是没有任何官职的平民。”

“找时间就从翰林院搬出去吧。”

“退下!”

朱元璋挥手示意,转身不再看向窦澈。

窦澈依然镇定自若地再次行礼,与朱标二人一同架扶着朱棣,悠然自得地走了出去。

伴随着乾清宫大门徐徐合闭,三人仿佛亲兄弟般,彼此搭肩,穿越了乾清宫的庭院。

此刻,朱元璋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得意,无视周围一切,放声大笑起来:“哈哈……终究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家伙,即便有点才智,还不是落入咱设的局中。”

“咱真是迫不及待想要见识一下,窦澈这小子,在最后关头前来求咱的模样。”

朱元璋突然的大笑引来汤和和徐达面面相觑,而身边的马皇后则怒从中来,随手拿起一旁的如意,愤愤地在朱元璋手臂上敲打了两下。

“你这个老东西,窦先生可是我的救命恩人,怎能这般给年轻人设陷阱?”

“你就不怕这孩子跟标儿产生隔阂吗?”

尽管在与窦澈的较量中暂时占了上风,朱元璋并未在意马皇后的责备,他泰然自若地摸了摸被敲打的地方,毫不在意地回应道:

“嘿,咱先挫挫这小子的锐气,再在标儿那里重用他,这才是真正的驾驭人才之道。”

“你们女人家哪里懂这些?”

听到朱元璋此言,始终在一旁静观其变的徐达和汤和,心里几乎翻了个白眼。朱元璋一贯如此,不用人时话语强硬,时常抱怨马皇后干预朝政;但一旦遇到棘手问题,又开始亲近依赖她。

这样的场面,他们两人多年来已见惯不惊。

然而,看着朱元璋此刻如阴谋得逞、满脸得意的样子,徐达还是履行了一个捧哏应有的职业素养。

“皇上,您说的是怎么回事?臣不太明白。”

徐达适时的问题恰恰搔到了朱元璋的心痒之处,他立刻拉过汤和和徐达坐下,口沫横飞地述说起自己的策略。

“嘿嘿,窦小子毕竟年轻,哪知道要想在朝堂上彻底扳倒郭桓,关键是要掌握铁证,并交由三法司联合审判。”

“如今这小子被咱免了官,连参加大朝会的资格都没有。咱倒要看他历经艰辛找到郭桓的证据后,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