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学分制 11(2 / 2)

实验班的一大特点便是分专业,类似体能生报考志愿。当初设立实验班针对的便是学习能力优异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数学、语文类等基础科目教材自学便能学会,甚至有的学生连高中的课本都自学完了。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最初学校尝试引入了几个兴趣科目,结果学生们学习效果非常明显,于是学校便将这一做法固化下来,经过几年发展,科目分类逐渐完善,加上又外聘了一些大学兼职老师,实验班便有了如今的十来个专业。这些专业以理工类为主,毕竟文科注重的是底蕴的积累,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

上午学生们填写完专业志愿,学校便为每名实验学生指定了一名指导老师,这一做法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进入实验班以来的首次温暖。

叶晓凡选择的专业是机械制造,他的指导老师名叫孙新学,按照学校长廊里优秀校友录中记载这位孙老师不仅是海川大学的客座教授,还是国家航天研究所的首席专家,颇有威望。

中午叶晓凡、舒超、舍庆春三人一起吃午饭,舍庆春得知叶晓凡的指导老师是孙新学,对这位孙老师是赞叹连连。原来这位孙教授也是义正中学毕业的,而且还是第一批实验班学生,参加工作后经常带着项目往返于海川大学和义正中学,算是回馈母校。义正中学校办工厂里面仅有的一个国家级实验室也是孙老师给申请下来的。

关键是孙教授还第一次带学生,叶晓凡自然很高兴,也让得班上不少同学一阵艳羡。

“晓凡,你说你是不是关系户啊,怎么就能找到孙教授的?我咋就不行?”舒超打趣道。舒超报的也是机械专业方向,他的指导老师正是班主任梁永生。

叶晓凡自然知道他是开玩笑,只是听他这么一说,确实感觉自己来了义正中学后运气实在有些爆棚,先是分到了平区宿舍,这又成了名师弟子。他抬起头看到了正在吃面的舍庆春,多想了,舍庆春也是平区宿舍住啊,于是效仿问道:庆春,你说你是不是关系户?怎么住进平区宿舍的?

本来随意一问,只见舍庆春脸色瞬间变白。叶晓凡见此也是有些诧异,却见得舍庆春没有说话,又闷头吃面。

吃过饭,叶晓凡向电话亭走去。由于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他还没来得及将自己考上实验班的消息告诉母亲和师父,得报个喜。

“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考上实验班了。”叶晓凡先拨通了家里的座机号。

电话那头明显停顿了一下,问道:“你是说,你从体能班考上实验班了?”

“对呀!今天上午我们还开了班会,分了指导老师。而且我的指导老师还是什么首席专家,拿着国家的政府津贴。挺厉害吧?”

电话那头沉默。

“喂?喂?”

此时,岳永敏一只拿着话筒捂在自己胸口,另一只手则紧紧捂着嘴呜咽起来。

“儿子终于考上了!”

她仰起头来,不让眼泪滑落,然而伴随着身子的抽搐眼泪依然自顾自地掉落下来,流进了她的脖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