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书院定计 54(2 / 2)

“不过是些石膏而已,不值钱。”黄旭直接就说出了粉笔的制作材料。

“如此寒门学子终于有希望了啊。”苗夫子感叹道。

贫民家的孩子,学习最大的障碍就是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有了粉笔,那些孩子们可以在黑板上练字,这样教育成本就大大的降低了。

“有了这些东西,诸位先生觉得是否可以大兴文教?弘扬圣人之道。”黄旭得意的问道。心想我还没有把铅笔做出来呢,一次给你们太多刺激,怕你们受不了。

“文教大兴就在眼前,少爷功不可没啊。”一个先生感叹道。

“少爷功不可没。”剩下几个人齐声大喊。

几人之前发誓要终生侍奉黄旭,在那之后一直都是以家仆身份对待黄旭。

“好了,低调点。那本少爷就考考你们,眼下朝廷昏聩,大肆搜刮民财,军阀割据,不听调遣。有乱世将起之相,不知几位先生如何看待?”

黄旭罕见的问起他们的见识了,几个先面面相觑,又做思考状。

“少爷,可是有争雄之意?”一个先生问道,黄旭看过去发现就是那个之前在流民中看破自己想法的先生,好像是叫郭青林的。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黄旭这次又被他看出想法了,有点意外,也有点恼怒。我他妈的话还没有说完,你就什么都知道了,那我还说个屁啊。

“少爷天纵奇才,颇具善心,又擅长财富之道,若是掌控中原,实乃天下人之福。”郭青林缓缓的说道:“若是无意争雄,眼下的财富恐招人觊觎,一旦天下有变当下的一切定成过眼云烟。”

相当犀利,这个观点。不仅深谙人心,而且目光长远。这个郭青林不简单啊,黄旭心想,这个人以后可培养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于是问道:

“那依先生之见,应该如何谋划?”

“养兵,富民,屯田。”郭青林说道:“对外则以酒水为饵,稳定周边关系,一旦天下有变,夺青州徐州,下江南,掌东南之地回击关中,则天下可定。”

这不是黄巢的路线吗?乖乖这厮奇才啊。

“我倒是以为少爷应该先北后南,北方兵士勇猛,拿下河朔三镇,统御北方,休生养息,伺机而动,掌控长安,而后百万雄兵过江,则大业可成。”这位名叫韩伯成的先生挺身而出,说道:“郭兄的路线忽略了北方的威胁,突厥,契丹,室韦若是兴兵南下,河朔之地必然有人倒戈相向,则腹背受敌,必然难以持久。”

韩成的话比较符合黄旭的想法,黄旭不由得对这位一直默默无闻的韩伯成刮目相看,这个方略求的稳,掌控北方之后依据燕山的天然屏障可以做到稳固边陲,这样南下的过程中后方比较安稳,成功的概率更高。

“二位先生所言都很有道理,不过此时言之过早,若要安天下,必先安人心,世家之人贪婪且反复无常,所以我需要书院多多培养一些能够守土牧民的人才。”

黄旭不再否认自己的野心,早早的给这些先生们透露主要是怕书院培养出的人才都去参加科举,到时候自己只能用些歪瓜裂枣。只要这些先生知道自己的方向,那么他们必然会留意那些比较优秀的人的动向,然后加以诱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