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妙啊实在是妙! 140(2 / 2)

“你什么你,要我说啊,孩子就得教,有爹生没爹教的,以后就等着社会帮你教吧。”

“红梅也是,孩子这么大了,还坏习惯这么多,她那啥主任评不上就不上呗,先把孩子教好要紧。”

柳老太挺了挺腰杆子,虚张声势:“谁说我家红梅评不上主任的,她马上就能上了!”

“得了吧,她被人举报的事这大院里谁还不知道啊。”还是最最见不得人的男女关系,真就是柳家人不嫌丢脸,要是她们,这样的闺女早赶出门了。

柳老太彻底偃旗息鼓,红梅确实是没评上,不仅如此,还被取消了接下来三年的评选资格,最近还被约谈好几次,甚至为了摆脱杨护士的纠缠,还赔出去好大一笔钱,这可都是柳家的钱啊!

是的,在他们心目中,只要是柳家三个闺女挣的钱,那就必须归入柳家所有,最后留给柳志强。

要问他们哪来这么大的脸,他们还真能讲出三天三夜的“大道理”来。

清音一行出了胡同,坐上公交,直奔郊区独山村,顾妈妈现在也习惯来这边了,因为这里地势稍微平坦些,公交能直达,山林不算特别深,遇到猛兽的几率也低点,毕竟还带着孩子呢。

“小菊就是你妈的小尾巴,你妈去哪儿你就要跟到哪儿,你羞不羞呀?”

小菊似乎是听懂了,躲到妈妈身后,时不时探出脑袋偷看她们。

玉应春安抚的拍拍她,“没事,顾奶奶逗你玩呢,这孩子也是来了这边才这样离不开我,以前在老家都是她爷爷带着,我要挣工分,没时间带。”

张老头还会带孩子?说出去谁信!

顾大妈心疼孩子,“以后啊,还是你亲自带着,小女孩慢慢长大了,妈妈带着才好。”

想了想,怕玉应春没听懂,她又小声说:“不是我吓你,我们杏花胡同解放前就有一户人家,两个小女孩都是继父带大的,她们妈妈忙着给人浆洗衣服养家糊口,也顾不过来,结果你猜怎么着,小女孩十二岁的时候发现肚子大起来,一查……哎哟喂,造孽哟,那该死的老继父,千刀万剐都便宜他的!”

玉应春吓得脸色苍白,这还是能说会道的正常孩子,小菊不会说话,真受了欺负他们也不知道啊,真是不敢想。

“不是我故意吓唬你,也不是我说你公公咋样,我就是举个例子,女娃娃,尤其是胆子小的女娃娃还是当妈的带着好。”

清音深以为然,上辈子这样的例子她在临床上也遇到过一个。那是一个还不满十四岁的小女孩,说是来看肚子疼,去了急诊,急诊看情况不对,让来妇科,她一看肚子那么大,什么吃坏肚子,至少都五个多月了,赶紧让检查,父母都在外打工,留守儿童连检查的费用都掏不出来,还是清音帮忙付的,后来一查果真是怀孕了。

清音立马报警,后来调查才知道,孩子就是被隔壁的堂叔给侵犯的,从十岁出头就开始一直持续了三年多,家里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又没钱,堂叔随便给点小零食孩子就上当了。

后,和解了,堂叔家赔了一万块钱,把孩子打掉,然后女孩没半年也随便找了个附近人家嫁了,收了两万块彩礼。

从头到尾,三万块钱就买断女孩的人生和所受的伤害,清音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可那个女孩,后来怎么样,谁又知道呢?

玉应春越听脸色越白,紧紧抱着闺女的小身子,“谢谢顾大妈,难怪您经常来这边叫小菊。”

每次顾大妈看见她忙家务,小菊和张老头在一个屋,她就会把小菊叫到自家去,不一定给她吃点啥说点啥,但就是她看着放心。

说着说着,几人已经来到大槐树下,清音仔细检查一番,见自己做的标记还在,先松口气。接下来就是摘野菜,这个季节她们来得早,蕨菜刚刚发出一个巴掌高的苗苗来,像蜷缩着的龙爪爪,又肥又嫩,一掐一个脆响。

尤其是头一年如果刚好烧过山火的地方,新发出来的蕨菜苗那叫一个肥,简直就是上天的馈赠!

清音最喜欢的野菜就是蕨菜,毕竟能吃一整年,干的新鲜的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其它野菜却只能尝个鲜,干了就没那味儿了。

几人也不分散,聚在一起,一面聊天一面摘,小菊就跟在她们周围,掐一把小野花,拿到她的小手拿不下了,就跑到清音跟前,举起来。

她的眼神没有同龄孩子的清亮和灵活,也不会甜甜的喊人,但她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个阿姨和奶奶对她好。这不,送完清音,又掐满一把,去送给顾妈妈,把老太太给高兴得“哎哟哎哟”半天,说这孩子咋就这么暖心这么懂事。

要是能说话,那将是个多好的孩子啊!

但谁也不敢说这话,对于无法改变的既成事实,说出来就是徒增玉应春的烦恼。

清音却是有另一层考虑,按理来说小张哥热情开朗,玉应春身上也是南方少数民族的活泼热情,怎么小菊就这么内向呢?她不由得怀疑,这孩子会不会是后世常说的自闭症,哪怕不是,会不会也有点倾向?

可她观察过,这孩子很依赖熟悉的亲人,以前是玉应春,现在是顾奶奶和音音阿姨,不是对什么都漠不关心,譬如她喜欢吃鸡蛋,喜欢花花,喜欢看小白,还会偷偷观察院里其他小女孩玩的游戏,也没什么明显的刻板行为,除了不会说话,她还会用手势来跟妈妈沟通……怎么看怎么不像自闭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