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这个人,我见过... 244(2 / 2)

“对了,你们真不要了?是故意说出来气丁大妈的还是……”

“真话,我们商量好了,要小鱼儿一个就够了。”“就给她生个伴儿也没啥,又不会减少对她的爱。”又是老生常谈,转事。

清音笑笑,这种话也就是大人说说而已,真正的感受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她亲了亲怀里的小人儿,“以后啊,咱们小鱼儿就是整个杏花胡同唯一的小独头蒜,好不好呀?”

“好鸭!”小丫头还拍拍自己胸脯,“我是独头涮哟!”

顾大妈好笑,“你懂啥呀,什么独头蒜,大头蒜还差不多。”

小丫头连忙摸摸自己脑袋,“宝宝头不大。”

这下大家伙都憋不住了,“行,不大不大,咱小鱼儿就是小独头蒜。”

于是,从今天开始,顾白鸾女士多了一个外号。

不过,清音还有个要紧事,找来李修能和石磊,趁着对题目还有记忆,当天晚上就估分。因为这时候的填志愿是估分填,在出分数之前就填报的,得心里有个数才行。

前几天不敢估是怕影响考试心情,单凭她一个人记不住所有题目,但四个人的力量却很强大,尤其石磊李修能的记忆力比自己这重生人士还厉害,连题目顺序都还记得。

这时候对于英语科目,有的省份是必考,总分才30分,但石兰省却不考,也有的省份则是理科物理化学合并为一科,满分100,文科则是历史地理合并为一科,而是分成五科,每科满分100,总分500分。

三个小时后。

清音政治估分65,这是她的弱势科目,能及格已经不错,语文75分,数学90分,物理85分,化学86分,总分预计在401分。

石磊政治80,语文75,数学65,物理60,化学62,总分预计342分。

李修能选的是文科嘛,他早就自己估好了,在381分左右,他因为还在高中任教,每天接触到的知识面比较广,所以估分居然只比清音低二十分。

三个人里就自己擦边上了400分,但清音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天才,能取得这样的分数是靠两辈子两个“清音”的基础,跟年代文主角们动不动就接近满分的状态相比简直惨不忍睹,但她已经很满意了。

“如果不出意外,咱们仨应该都能上本科。”就连历。

“肯定不能出意外。”

坚定想法后,清音就在心里计划着,怎么才能防止小人钻空子,毕竟在这年代连录取通知书都能被冒领,最终冒名顶替别人人生,她的担忧一点也不多余。

不过,现在还没填报志愿呢,说录取通知书还早。

***

高考结束,整个厂的氛围都轻松不少,厂里又恢复以往的生产秩序,清音又开始诊室和家的两点一线奔波,幸好自己提前培养的人手都能顶点事,她现在不用担心病房的工作,门诊也有人分担,倒是没以前那么忙了。

据说,陈阳帮忙请来的那位针灸大师还有个绝活——针灸治疗近视眼。

清音上辈子偶尔看过一些相关的科普论文,但从未在现实中见过,一旦空闲下来就跑到针灸治疗室那边,跟着打打下手,顺便学习学习。这种绝活可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像她擅长的是望闻问切,刚跟诊那两天就有点摸不着头脑。

这时候的专家是真朴实,一点也不藏私,见她和秦解放都,自己取这几个穴位的依据是什么,临床意义是什么,进针和出针手法应该怎么样,留针多久,后续还要几个疗程……几乎是言无不尽。

清音上辈子也去跟过一些所谓的“老专家”门诊,但人家哪有时间这么细细的讲解?都是自己摸索着总结。

“我觉得这位专家真好,咱们只是去旁听学习,她就愿意教这么多。”就连秦解放也感慨,“我听人说中医很讲究传承,不拜入人家门派里头,专家都不愿多教授的。”

清音笑笑,“所以这也是中医故步自封的原因。”

对于某些家传中医,过分追求“派别”,只教授自己的门生弟子,门外生人一概保密,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带出来的弟子不是每一个都能继续行医,也不是每一个都能学懂学精,可能不用几代人,他们门派里自己的东西就渐渐丢了。

像刘汝敏家,其实也是走入这样的误区。当年刘老爷子虽然弃医从商了,但要是他们家不过分保守,能够多带一些门人弟子出不定就是一条绝佳的传承路子。

“咱们这个行业里,没有那么多神医,一辈子平平无奇的医生才是大多数,但只要前辈不吝赐教,好好培养,从业人员的基数增大,那么出好医生的人数也会更多,哪怕概率不变。”

秦解放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老百姓之所以对中医失去信心,其实就是遇到的好医生不多。”一次失望,两次失望,失望次数多了,正常人都会觉得中医不行。

“所以,我寻思着,以后咱们卫生室规模办大之后,还是尽量多招一些对中医感兴趣的人,不拘年龄,只要他们愿意学,我们就要好好教授。”

“对!”秦解放双眼亮晶晶的,“姐,我正想跟你说个事。”

“我不去别的医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