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54(1 / 2)

在晨光中,汽笛声中,列车徐徐降速,最终停在了东直门车站。

下车出站,几个人的行李不多,所以干脆也不叫三轮车了。

罗队长拎起李想国的箱子,三个人沿着东外大街一直向东走去。

一直走到一家卖羊肉和烧饼的铺子,带头走了进去。

点餐以后,就找了个空的桌子坐下来等着东西送上来。

朝着店铺外面的李想国也看到,时不时就有穿着一身深蓝色工装的男男女女,或步行或骑着自行车,顺着大路向前行。

然后也看到对面房子的墙壁上写着标语: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他也不由得轻声哼唱起来。“保和平,卫……”

哼了个头,他猛然停下来,一下子反应过来——自己这是又犯错了啊。

心下不由得暗骂:你特么写标语就写标语,怎么还带声音的?

毕竟,这歌现在有没有,有了的话又有没有传播开?

这个年代传播途径有限,除了口口相传,剩下就是广播传播,这又不是所有人家都有的东西。

就像去年的时候,全四九城也就六万多部收音机。

这可比那些网络小说里说四九城自行车少,买辆自行车,都跟后世买辆豪车似的。

猪脚买了新车上街,路人的眼珠子必然都要粘到猪脚身上。

实际上,这肯定是胡扯了,解放初四九城就做了自行车登记,发放牌照。

当时自行车的保有量就已经接近二十万辆。

甚至建国初的几年,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不是自行车,所以就连自行车都是滞销商品。

甚至当时四九城百货公司第一批发部的一大主要任务就是推销自行车。

但这项工作一向不好做,曾有一度,推销员一天跑了几十个地方都不见成效。

一直到了一九五六年以后,随着经济好转,每年四九城的自行车增加速度,每年最少也有三万辆以上。

而且,国产自行车生产的增速也决定了,每年四九城自行车销售的数量也会急剧增加。

原来的电视剧发生在这后面差不多十年,哪怕只按照四九城每年增加三万辆自行车。

十年以后,四九城的自行车保有量,少说也有四五十万辆。

当时的北京城镇人口数量也不过四百万人左右。

最起码十人里面就能有一人有一辆自行车。

实际上那个时代,国内家庭平均规模差不多是4.5人。

看看以后那四合院里,三个大爷外加着何、贾两家平均起来一户也有四人呢。

这还没算他们结婚,也已经刨除了何大清白寡妇之流。

这也意味着差不多每两户人家就有一辆自行车。

什么豪车,能到两家就有一辆的程度?

当然,路人羡慕倒是可能。

毕竟票证时代,你就算买到两车大粪,可能还被公社的同志羡慕呢。

毕竟粪票也不是那么容易弄到手的!

当然,这个阶段也没到文革,没有\"偷听敌台\"这种问题。

哪怕你真的听了这些电台,只要你没立场问题,没有在公开场合收听。

那就没太大问题。

收音机购买和使用还没那么多限制。

收音机少的原因,一方面是价格比较贵。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这时期的收音机除了少量的矿石机,主要的就是使用电子管。

电子管收音机除了体积笨重,还有耗电量大的问题,所以不能使用电池,需要使用插座供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