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89(2 / 2)

不过想想也是,真的销赃的,也不至于这么大摇大摆的拿出来。

当然,也可能因为没啥事儿,人家出去巡逻了呗。

真的在门口蹲着,这跟守株待兔有什么区别,傻兔子能不能活到这年头都难说。

骑着车子,朝着边上胡同走过去,穿了几条巷子,才找到一个杳无人迹的胡同。

赶紧把手上的东西和车上除了铃铛能拆的全都拆下来收进空间。

这才施施然骑着车回到信托商店。

幸好,那几个小子也都没在了,这也让他安心不少。

毕竟那里还不少自己可以买的东西呢。

他先去挑了一个早些年沪上产的八九成新,一尺多高,一尺多宽,大概七八公分厚的棕色牛皮文件包。

这东西用料也很扎实,只在变焦的地方有些磨得泛白,皮面上有些脏污,但是连个划痕都没有。

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肩带,不过自己也可以挂在自行车把上面。

重要东西放在空间,有这么个包来掩人耳目就很好了。

必要时,拿来装几本书,装点小东西都很合适。

而且这用料很结实,想必能让自己用很多年。

也省得以后还得满世界踅摸哪里能弄到最时尚、流行,却对他而言不怎么实用的军挎包。

可惜没有,要是有的话,他真的宁可买个超大号的登山包,毕竟那玩意儿当成哆啦A梦的口袋,有问题吗?

一个最多装个饭盒的军挎包,还掏出一堆东西,长脑子的都不敢相信吧。

钟表柜台,也都是五花八门的表。

也许这里的很多表都是后世

发现了一个近乎全新的,由瑞士安哥拉斯出品的旅行闹钟。

轻薄,外面是包着浅棕色皮壳,比一个巴掌稍大。

合起来厚度也不过比火柴盒稍厚一些。

通体镀金,正中是一个蓝色的煤油气温计,分别标注着摄氏度和华氏度。一侧是闹表,另一侧是气压和干湿表。

价格挺贵的,不过走时准确,上一次链能用八天,机芯有十五颗红宝石轴承。

这东西不错,无论放在空间还是外界使用都很不错。

直奔卖相机和胶卷的柜台。

果不其然,发现寄卖的相机有一个跟自己这个很像,除了镜头,几乎一模一样。

这台机器,里面铭刻的是Sonnar。

询问,这个相机还有好几种,不过用法是一样的。

看看没人注意这边,所以从空间中摸出张绿军舰,按在柜台上推了过去。

(贴吧网友说的北新桥信托商店位置,现在的确叫北新桥信托商店,只是却是原来的北新桥自行车信托商店改名来的,貌似也是现在四九城最后一家信托商店。

但是,群体记忆错误哪儿那么容易出错,所以可能是北新桥信托搬走,它搬过来了。

毕竟饭店关门,再来的大半也会开饭店,一般不会卖建材。

再加上自行车信托商店搬过来后,也扩展经营范围,卖些手表什么的,结果就造成混淆,又或者是他们说的不是一家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能考据到的最顺脚,最准确的只有东四信托。

根据邮局五四年搬迁记录在五〇版街道全图和新版地图对照着网上资料找的。

据说当初东四这里两家信托商店,隆福寺路口南北各一家,不过都没照片。

那就魔改一下,用路东这个吧。

照片还是六十年代初规划院拍的,也不知道后来是路西的哪一家搬过来了。

巧合的是,这时候东四信托也在邮局边上。

信托商店这么早就布局包邮了吗?

路线规划过了,我也就不再找资料了,就当猪脚眼瞎没找到地方吧。

毕竟咱也不是四九城人,也不能为这点儿屁事儿,还找北京同学扫听去,人家也一堆事儿。反正老四九城也就屁大的地方,这里距离北新桥信托商店不到两公里,最多过几个路口,骑着车子也是蹬几脚的事儿。

所以,写东西真的不是我的爱好,主要是这可以让我比较散的兴趣点集中放大,然后更精准地去找背后的故事。

再次严正声明啊:这书真的会一直这么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写下去,而且吐槽风浓浓。这风格也会保持下去,不会变的,也不是凑字数卖水啊,毕竟宗老板都走了,我又不惦记他闺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