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两份密报 25(2 / 2)

比王世文只给银子,更为妥帖。

当看到第二封密信,康平帝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原本以为这个谢晋是个果决之人,武艺高强,有将才。

只是一边投入国舅门下,一边又赠送于承志程仪。

无私交,送程仪,那便是算计。

康平帝虽然把这四位少壮官员贬出京城,但并未真正贬官,分别把他们安排到康国的东南西北,在民间体察民情,历练。

只是京官,尤其是天子近臣,即使同品级往外调任,在所有人眼里,那也是贬官。

国舅有错,但也有功。

如果不这么做,颍州不仅受灾,还有叛乱。

到时候就不是颍州出事,而是周围三州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这个谢晋,野心勃勃,其心虽不可诛,但为人油滑,诡计多端。

两相比较,康平帝越发觉得周瑾心思纯正,初心不改,为国为民。

“黄炳,你觉得周瑾可堪大用?”康平帝收好密信,严肃的眼眸看向最为信任的内侍。

黄公公躬身回答:“陛下,朝廷用人,奴才可不敢妄议。陛下英明,知人善用。”

“周瑾若是得用,陛下自然会用;若是不得用,陛下自然不会用。”

听到这话,康平帝被气笑了,“油滑的东西,你我主仆三十年,再溜须糊弄朕,打你板子。”

当年康平帝跟着母妃在冷宫的时候,只有黄炳一个小太监伺候。

吃不饱,黄炳甚至爬到桃园摘桃子,供两人充饥。

期间又给他挡刀挡箭,是康平帝最信任的人之一。

黄炳不敢造次,讪讪笑笑,“奴才不能妄议朝廷官员,但奴才听到一件趣事,想说来给陛下逗闷子。”

“啊?”康平帝来了兴致,“你又从哪里听来趣事?”

康平帝平时在宫里,即使有宫外传来的信件,那也是密信,可没有逗乐子解闷的事情。

黄炳就把那日周瑾的新婚妻子顾惜灵在宫门口,让人“劫走”周瑾的事情说了一遍,让周瑾“免于一难”。

康平帝讶然,轻抚美髯,略微思索,“这个顾氏倒是有几分机敏。”

在这些上位者眼里,从来都不相信凑巧。

黄炳笑笑,“周大人能娶到如此聪慧女子为妻,实属幸事。只要能在周大人想要赋诗一首的时候,及时拦住,周大人保证能够官运亨通。”

幸亏当晚周瑾不在,否则以周瑾的文采,写出来的伐奸檄文,影响更大。

听到这话,康平帝哈哈大笑,“周瑾的确有这个习惯,不过也真有文采,草拟的折子,连朕都觉得极好。”

笑过之后,康平帝继续处理奏折,黄炳在边上候着,暗暗松了口气。

他不敢得罪李国舅,皇后和太子。

不过他也知道陛下爱惜有才臣子,尤其是心有百姓的官员,因此,只能通过插科打诨,让陛下会心一笑。

另外,他也是穷苦出身,也希望为民请命的好官多一些。

此时的周瑾被顾惜灵气得夜不能寐,并不知道顾惜灵的举动,让陛下对他另眼相看。

翌日清晨,顾惜灵和周瑾给父母和祖母请安的时候,一个粉面娇俏神采奕奕,一个眼底青黑神情憔悴。

长宁侯见状,心里咯噔一下,儿子这么虚吗?

不就是洞房吗?

他年轻的时候,那可是龙精虎猛,气势如虹,不知疲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