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3(2 / 2)

但裴氏羽翼之下的人岂能让人善动。

裴氏瞰卫三日前便得到消息,太子兵马偏离进京路线,直奔西陵而来。当日夜间,三十艘航渡引和横渡引出现在西陵以北的淮水岸,一夜之间,裴氏将整个华清斋搬空。

不止华清斋子弟,城中吏官得闻裴氏撤离子弟,请求同行,西陵城小,因距离帝京不远,守备不过数百人,哪里能与太子铁骑抗衡。因此裴氏连同城中百姓也全都接上航渡船,远行近海。

而这便是裴钰收回航渡引调度之权时所下达的第一个备令,如果央国内战涉及华清斋,裴氏须尽阖族之力,保全华清斋众人性命。

裴钰早已看透皇权利用世族笼络人心的把戏,历史滚滚,始而复之,太祖所行之事,他的子孙定不会忘。皇帝纵皇子相争,如此局面不难意料。

华清斋不仅是裴氏所建的修学之地,更是诸国才士的摇篮,因此定要护得周全。

航渡引一路乘风,众人心惊之余,庆幸裴氏的强大以及及时的回护,院首裴怀之令人清点各阶生徒,因走得匆忙,唯恐还有人余下。

静严于舱内与人谈及近来帝京局势,却听舱外步履匆匆,一名文仆一边疾走,一边高呼,“院首,黄字阶有十名学生在张先生带领下去了象山相地,他们不在船上!”

静严闻此,心下一沉,他此时忽然想起,几日前那丫头一脸兴奋地跑来告诉自己,先生要带他们去相地,难道至今未归?

静严立刻推门而出,去寻裴怀之,后者此刻正在核实究竟是哪些学生。待听得来人细报那些学生的名字,静严脸色顿显灰败。

阿笙亦在其列,她并未上船……

象山位于西陵以南,山中万物丰盈,因此华清斋黄字阶学子学习地形地物之时多会去象山相地。

而此时,若是派人去寻这十人,定然会与太子兵马撞个正着,如今唯愿他们尚未返回西陵,若是躲在象山靠着山势庇护,还能躲过一劫。但相地教学多不过五日,如今已经是第五日,这队师生定然已经在返程的路上。

裴怀之脸色很是难看,若这十人并非高门子弟,落到太子手上便会成为其与裴氏谈判的筹码,届时裴氏便会落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如今裴钰不在族中,主事之人是裴清召,那这十人的性命,怕是危矣。

裴怀之当机立断,找到掌船之人,欲让其放一条小船将自己送回西陵,作为院首,他无法放任自己的学生不顾。但此举却遭到了掌船的拒绝,裴怀之作为华清斋院首,许多事还需他的决断,他若离开,这里上千师生之心难安。

风浪翻腾,人心难定。静严沉思片刻,疾风如割裂之刀,一片片削在记忆当中那一盘西枣糕上。

未久,静严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开口道:“我去吧。”

裴怀之看向静严,欲要反对,却听静严神色寂定,道:“我不去西陵,我去太子军营。”

此时,教习嬷嬷匆匆来报,原来是伺候阿笙的文仆锦瑟也未在船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