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52(1 / 2)

不得不说,郑雪梅非常能干。

她组织同学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麻利的把每个教室都挂上了粒度公司公益行的条幅,并搭配了为我国申奥助力的条幅。

接下来的活动,是分头进入各个教室和孩子们互动,给孩子们讲励志故事,表演节目。

简玉舒自然跟着楚升在一组。

离开了楚升,她几乎不做任何事情,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和任何人讲过。

简云舒从宾利车上取小提琴,楚升却看到邰叔跟在身后,手里也拎着一个琴盒。

没等楚升问,邰叔慈爱的笑着道:“大小姐吩咐了啦,这把琴捐给学校的啦,希望大山里能走出小提琴演奏家啦。”

楚升看向简云舒。

小富婆忽闪着长睫毛,微微点点头。

反正是,能用肢体语言表达的,她尽量不张嘴说话。

邰叔想的周全,轻轻拍着抱在怀里的琴,又道:“楚先生放心的啦,这把琴是从意大利进口的私人订制款啦,琴身上刻有大小姐的名字,琴的质量有保证的啦。”

在邰叔看来,楚升是个非常注重品质和形象的人,所以,他才有了这个解释。

意大利进口,私人订制,刻有小富婆的名字。

价格在五位数以上,那是肯定的。

从商品价值上来讲,的确拿得出手。从善物的意义上来看,的确意义深远。

可楚升却认为,这把琴用处不一定大。

先不要谈山村小学有人教授小提琴,连个专业的音乐老师都没有。

进村的路上,楚升已经从张文堂校长口中了解到,马兰湾小学共计有教师六名,还是把校长算在内,除了张文堂已经民办转正,其他五位老师都是从马兰湾村和附近村聘请的民办教师,老师们家里有责任田和自留地,有的还养着牲畜,半耕半教。

把校长算上,六位老师。

刚好全校六个年级。

总共六个班。

这套666组合下来,合着每个老师教一个年级的所有课程,就是所谓的全科老师。

当然,这里的全科老师并非师范类科班出身,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出意外,没有一个老师懂音乐,即使自学音乐书或者草台班子出身,对音乐知识了解一丢丢,谁又会拉小提琴,谁又能够教呢。

说到捐小提琴,楚升想起上辈子网络上一个笑话,说一个领带厂家赞助了一批领带,给偏远贫困山区,发到老百姓手中,全当成裤腰带用了。

但楚升没有咋想咋说。

“很好嘛,用高雅的艺术,启迪孩子们的艺术梦想,唤醒他们对艺术的追求,让大山里也能飞出小提琴家,对全国贫困偏远地区的孩子都是巨大的鼓舞。”楚升笑着说道,并伸手接过来邰叔递过来的琴,在手里掂掂,不懂装懂的赞道,“这琴的确有分量。”

听了楚升的话,小富婆明澈的眼眸亮晶晶。

好像因为她的琴,马上这里就要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似的。

按照小组划分,楚升和简云舒,还有郑红梅三人结为一组,有许岱,台长萧铧,社长乔至轲,崔玉珍,赵辛萍,张文堂跟随,来到三年级。

领导们不表演节目,所以只能算是跟随。

返回